《慢慢教,养出好小孩》(连载五)

         点击查看原图               

          连载五:                                                        倾听阅读中引发的思考                                           ——摘自《慢慢教,养出好小孩》

    由阅读引发思考是特别有价值的一件事情。我们希望孩子爱上阅读,并不是要他们成为书呆子,一个吸纳语言与知识的容器。阅读的目的是构建价值观与心灵世界。书本里展现的是作者的视野与角度,是一个“他者”的世界,如何从他人岸边跋涉到自己的园地,思考便是其间的栈道与桥梁。   思考力与批判精神举足轻重,在让孩子爱上书籍的同时,我们恰恰要避免告诉孩子的是,书上说的都是对的,书上的东西你都要接纳。培养孩子们成为敏锐的读者,善于观察、感觉、思考和质疑,这是一生受用的品格。   哥伦比亚大学一位教授曾经谈到她与儿子阅读《绿野仙踪》时的经历,她给儿子念了下面一段文字:    ?    “给我讲讲你自己,还有你从哪儿来。”多萝西吃完晚饭后,稻草人问。于是多萝西向他介绍了堪萨斯州的情况,那里一切都是灰色的,是龙卷风把她带到这个奇异的迷幻世界来的。稻草人聚精会神听着,说: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国度回到那个干旱灰暗的叫做堪萨斯的地方。”     “那是因为你没有大脑。”小女孩多萝西回答,“对于我们有血有肉的人来说,无论家乡多么阴沉灰暗,我们仍然情愿住在自己家里,不管别的地方多么美丽,没有任何地方比得上自己的家乡。”     稻草人叹了一口气。     “当然我理解不了你说的话,”他说,“但是如果你们的脑袋里和我一样塞满了稻草,那么你们所有的人也许都会搬到这个美丽的地方来,那么堪萨斯就会空无一人了。你们有大脑真是堪萨斯的幸运。” ?    母子读到这段文字,顿时沉浸在困惑中了。这么一段文字中有多少值得讨论的话题啊!脑袋里塞满稻草的稻草人真的没有智商吗?他的话难道不是颇有道理吗?多萝西的回答则是那么充满情感,世界上哪里有比家更好的地方呢?是稻草人没有脑子,还是有血有肉的人过于执着?该做怎样的取舍,谁更愚蠢谁更聪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即便是给孩子们读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你也可以看到这种让人左右为难的困境。生活中有多少困境,文学中就有多少可能,每一种可能性都指向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阅读没有标准答案,正如生活本身是那般复杂多变。   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阅读学会的,就是去感觉,去生活,去思考,去质疑。阅读敲打我们麻木的神经,如卡夫卡所言,好书像一把冰斧,劈开我们心中冰冻的海洋。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促进思维运转,如此人才能一步步走出蒙昧,拥有清明的理性。    有个妈妈说了这么件事。她给九岁的女儿买了一本《小王子》,女儿看了两遍,然后说,妈妈我看不懂这本书。这位妈妈便说,看不懂就别看了。   “后来一天早上,我给她梳头的时候,随意问她一句 ,班上的某某同学怎么样?”她回我一句,‘什么叫怎么样?’我想了想说:‘成绩怎么样?’她就回答说‘还不错吧。’然后就自言自语地背了一段话,让我十分汗颜……”   这个九岁的女孩背的是《小王子》里的一段话。   ?   你告诉他们你交了个新朋友,他们绝不会问,这位新朋友的声音洪亮不洪亮?他喜欢哪种游戏?他收藏蝴蝶吗?而是要问,他多大了?他又几个兄弟?他体重多少?他父母每个月挣多少钱?这么一路问下去,然后就以为他们已经认识这位朋友了……   大人听说有一幢用红砖建成的房屋,屋前栽种着天竺葵,屋顶上落着一群鸽子,他们想象不出这房屋有多美……但如果你告诉他们有一幢房子,价值几十万,他们便会惊讶地叫起来呀,多美的房屋啊!      这是一个多么敏锐的小读者啊!一开始她并不那么“看得懂”《小王子》,但是生活触发了她,妈妈对事物的反应方式使读书过程中朦胧感受到的东西变得清晰起来。生活帮助她理解《小王子》,而《小王子》又给予了她看待生活的立场。书本不再是一个个黑色的字符,它与现实生活水乳交融。这是一种最理想的阅读状态,这个九岁的女孩正在成长为最理想的读者。   当孩子成了敏锐的读者,拥有了思考能力,意味着他对心灵的建构开始了,那一本本书如同思想的基石,他垒砌自己的花坛,在肥沃土壤播撒下心灵与思想的种子,经由时间的浇灌,种子必将萌发,成就他内心一片独属于他自己的风景。      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情绪随时随地说出来,也随时随地听取孩子的感受,这些都能帮助孩子们的思考。   我自身难以忘怀的一次经历是从跟女儿闲谈中获得的。女儿说,上小学时对课本中的一首小诗“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其含义一直不能理解。   我挺吃惊:“不会吧?这首诗的含义很简单啊,不就是说一个人若骄傲自大,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眼界就会变得狭小吗?它的寓意指向是很明确的。”   女儿:“可是我一直很迷惑。它会让我想起一个糟糕的天气,下着雨,甚至是雪,很冷,这朵花孤零零地待在一睹颓墙边,一定是堵颓墙,人迹罕至的……它那么孤单,如果能喜欢自己一定比不喜欢好……再说啦,它周围也没有别的花,它去找谁交流呢?”   想了想她又接着说:“我还有第二个迷惑,大的天地就一定比小的天地好吗?比如说,小孩子的天地比大人的小,可是大人的天地就一定比小孩子的天地好吗?我觉得不见得呢……”   我无法形容内心受到的震动。我最初的吃惊是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的:你的理解力真这么差吗?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对付不了吗?——我是多么愚蠢和自负啊,一个早已被二十余年的教育洗过脑的人,面对事物的第一个反应是拿出标准答案来换取分数。这是一种“考试人格”,除了标准答案无暇他顾,并且为自己能够顺应这种要求而沾沾自喜。   而这个孩子却能设身处地,化身为墙角的一朵野花,她理解这朵野花就像理解她自己。她放弃了作者的价值判断。一朵花不妨孤芳自赏,就像一个人需要对自己有欣悦接纳,如果一点自赏都没有,那么剩下的只有绝望了。“它那么孤单,如果能喜欢自己一定比不喜欢好”……她去感受,而不是去裁决。人类的悲悯之心原来天生的就潜藏在孩子心中,她的善良普及万物,她与万物同心。   而焦虑中的成年人能理解这些细腻的心思吗?设想一下,她依然在读小学,试卷上有一道阅读理解题:“‘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诗传达了怎样的哲理?”这个为花朵抱屈的孩子一定只能得一个很低的分数,而我这个妈妈也许会暴跳一番,责备她这么简单的东西都理解不了……   上帝,原谅我吧,我在自己孩子身上犯过多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