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明治”的方法批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批评是常见的手段。但是,如何批评,却大有学问。
一般人批评孩子,总是张口就来,直接指出孩子的缺点,说他如何如何不对,如何如何差,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很难听进去,逆反心理很重,甚至直接与批评者争斗起来。
那么,该怎么办呢?在此,我们提出一个“三明治”式的批评方法,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三明治是三层,而“三明治”式的批评方法也分三个层次:
上面一块——肯定,中间一块——批评,下面一块——勉励。
1.肯定
也就是说,否定之前要先肯定。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牧天有个小弟弟叫鸿基,刚上小学不久,胆子特别大,甚至有时还有点莽撞,父母都有点为他担忧。但是见到牧天爸爸,他却承认自己有点怕。
牧天爸爸知道这点后,就有意识地问他:“听说你怕我,是吗?”孩子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这时,他没有想到,其他人也没有想到,牧天爸爸一把抓住他的手,对他说:“恭喜你!你开始长大了!”
此举让孩子十分吃惊,也无法理解。牧天爸爸便问:
“如果一头牛向你冲过来,你是勇敢地对着它撞上去好呢?还是小心躲开它好呢?”孩子答:“那当然是躲开它好。”“如果一辆汽车向你冲过来,你是勇敢地对着它撞上去好呢?还是躲开它好呢?”还是答:“当然是躲开好。”
牧天爸爸便鼓掌:“对了,这不就是你开始懂事了吗?你已经懂得不是一切时候都是胆大就好的,有时还需要小心,有时还需要去尊重别人,对吧?”
孩子不断地点头。
有了这样的基础,以后谈什么话就容易听进去了。牧天爸爸还经常寻找他的闪光点去表扬他,如有一次牧天爸爸想带他去超市,他说不想去,要去书店。牧天的爸爸便对许多人宣传他喜欢读书。他越来越愿意与这个伯伯交流了。在他离开时,还拿零花钱买橘子分别放到牧天爸爸的书桌上和床边。当时牧天爸爸不在。等他回来时,看到这几个橘子,不由得很感动。
在引导这个小侄子的过程中,牧天的爸爸没有去指责孩子以前过于莽撞胆大的不对,也没有给他讲什么“敬畏是智慧的开端”的大道理。他采取的是与孩子平等对话,而且发现孩子长处的做法,所以孩子容易听进去。
一定要记住:孩子不接受你的观点,并非你的观点错了,而是不接受你这个人,说白了,就是不接受你的态度。
如果你不体谅他,不理解他,即使你的观点对,他也同样可以不理睬你。
那你就得改变态度,一定要保证否定之前先肯定。
有的父母会说:明明是他错了,一点对的理由也没有,我怎么去肯定他啊?
那也不要紧,即使你肯定不了他的观念,你也可以肯定他的感受。如:“假如我是你,我也会很生气”,“假如我是你,我也会很伤心”等。
南京凤凰书城曾邀请牧天爸爸去进行家教讲座,有位老教授说:“我教了一辈子书,可我现在的孙女都教育不好。她什么都不听我的。”牧天爸爸便要他举例。他说,有一次,她与其他小孩子不知什么原因,互相打起来了,当爷爷的就教育她:你年龄大,要让着别人一点。不想孙女一扭头就走了,根本不理爷爷。
听到这里,牧天的爸爸笑了:你的道理是对的,但孩子有孩子的感受。假如你先说这么一句:“宝贝,别的孩子欺负你,假如我是你,我也会很生气。”之后再说,“不过你比他们要大一些,大孩子一般是要让一下小一点的孩子的。你能做到吗?”这样,她是不是更能听进去呢?
这时,老教授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以前没有电动剃刀的时候,刮胡子是要用刀片的。但是不能直接刮,要用肥皂涂一点泡泡,这样才不会刮伤。
中国人通常把批评人称为“刮胡子”,但是批评孩子时,往往直接用刀片去刮,请问:这样,孩子是不是会出血、会很疼?
假如你在否定之前先肯定,甚至在批评之前先表扬,就如同给他涂上肥皂泡泡,你说他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呢?
2.批评
一谈批评,一般人认为就是“指责别人错误”,其实,批评应该是有“批”有“评”,最好是“评”比“批”多。
不仅如此,不少人是“发完自己的火”,“骂完”就可以了。而批评要真正有效,就必须明白:
“批评的目的,并非指出他的错误,是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错误,并做出改进的承诺。”
这就要求两点:要让他本人承认自己错了,并且表态将如何改正。
举一小例:有一次,牧天犯了一个较大的错误,不仅爸爸妈妈教育他,让他写了书面检讨,而且回老家时,他爷爷也给他上了一堂很长的“家史课”。目的只有一点,让他懂得自我奋斗,而且永远走在正道上。
爷爷讲完了,他谢谢爷爷,准备离开去表弟那边睡,但他妈妈却对他说:
“你不能就这样走了吧,你得向爷爷表态吧?”
遇到这样“不放过”的妈妈,他当然只能在向爷爷检讨自己的错误后,再做出改进的承诺,最后他说:
“爷爷,你放心,一言以蔽之,我以后只会为吴家的家谱上增光,而不会往吴家的家谱上抹黑。”
后来他的确没有再犯那样的错误了。几年后,当他回到家乡,学校请他讲演,电视台录制并播放他的节目时,他爷爷感叹说:“这孩子,的确是为我们家增光了!”之后就补充了一句,夸奖牧天的妈妈,“尽管你很爱牧天,但是当他出现错误时,你不仅不放过,而且还让他一定得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这样的做法,确实更有效。”
别小看这一点做法。因为你仅仅是发出指责和怒气,这并不是目的,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不仅如此,让他做出改进的承诺,其实就是要让他进行自我监督和管理——他得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这就是自我管理的体现!
3.勉励
这是批评的“收尾”工作,即批评后,要对孩子说一番“抚摸”式的话。通常的说法是:
“你本来是不错的,只是你以前没有认识到这点。现在认识到并准备改进了,我相信,只要你说到做到,你一定会更加优秀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不是这样做是可有可无的呢?
我们通过与自己孩子谈心,以及进行许多调研发现,不管是孩子,还是单位里的员工,批评本身并不能让他们恐惧,他们也并不抵触着不改进。在孩子被父母或老师批评之后,在员工被领导批评之后,他们真正恐惧的是:从此,你对他没有好看法了,你不再关心和爱他了。
而对孩子而言,他最怕你的往往是:“你这样做,不要做我的孩子了!”“你滚吧,滚得越远越好!”
这真是不少孩子离家出走的导火线之一。新闻媒体中,经常有这样的报道。
父母为了发泄自己的一时之怒,导致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情甚至某些悲剧,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请记住:批评不是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更不是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是促使他改进。为此,父母很有必要说上一句勉励他的话,他就能放下包袱,而立足于改正缺点,而且也不会因此而影响与父母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