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可学方法论,6岁可学辩证法
1、4岁可学方法论,让基本思维技能尽早开发
“猪是什么?猪是这样一种动物:活着就是为了吃和被吃。”
听了这样的总结,你是不是有点惊奇?如果告诉你,做出这一总结的,不是别人,是当时只有5岁的牧天,这是否有点出乎你的意料?
孩子要学会自我管理,光有精神不够,还得有能力,尤其是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性思考的能力,甚至还得懂点哲学。
但是,一谈这些能力的培养,人们往往认为是孩子长大以后的事情。然而,牧天爸爸作为一个多年研究方法学的人,觉得完全不必拖到以后,而应该尽早开展,越早越利于孩子的思维能力开发和提高。
那么,我们是怎样做的呢?牧天4岁时,我们就开始教他学习方法论,6岁就学辩证法。方法很简单,每个父母都可以学得会。
思维训练从哪里开始,按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说法,最基本的思维是同异比较思维,“同”就是总结相同点,“异”就是探究不同点。说白了,前者是总结,后者是分析。
那么怎么办呢?有一个很能激发孩子兴趣也很管用的方法,就是让他随时开展一个简单的活动。如当我们与朋友聚会时,让他来观察,并说出爸爸与叔叔10个相同的地方,10个不同的地方,或妈妈与阿姨10个相同或不同的地方。随便谁都可以,也可以让他将自己与其他小朋友做比较。
这一招,不仅牧天极为有兴趣,我们后来推荐给许多朋友,他们的孩子也十分有兴趣。其实,找相同点就是最简单的总结,找不同点就是做最简单的分析。
在这样的基础上,经常让孩子去做更根本的总结与分析。如: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等等。
有一次散步,没想到在海口的路边,竟然看到了奔跑的猪。于是,我们就让牧天总结猪的本质特点。开始,他讲了10多点,我们都觉得不够到位。后来他琢磨了好一会儿,突然激动起来,对猪的本质特点作出一句“猪活着就是为了吃和被吃”的总结来。当时有一位中国银行海南分行的朋友在身边,听完之后,不由得拍掌称绝。
回想起来,从小让牧天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思维训练,是绝对有价值的。包括他之所以能在最近两年多写出几十万字的自我管理日记,也与此有关。因为这份日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总结。
与此相关的是分析,找事物之间的不同性,他也做得很有乐趣。之后,我们就更多地开发他的多元思维了。如有一次,我们考问他:手有多少种用法?如果能讲出30种就给他奖励,结果没想到,他竟然连想了3个小时,想出了137种用法,将动物世界里面猴子用手的方式都算进来了。当时是晚上,他妈妈看见他满脸通红,十分亢奋,赶紧带他去用冷水洗头,阻止他再想下去。否则,他还有可能想出更多。
2、 6岁可学辩证法,让他觉得哲学就在生活里
那么,6岁的时候,怎么引导他去理解辩证法呢?
那一年春节,我们带牧天回到湖南农村老家。看到他一天到晚玩得很疯,他爸爸于是想到可以给他讲一点辩证法。记得当时对他讲的故事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略略有点懂,就引导他得出“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好事可以变为坏事”的结论。
一会儿,他说要和其他哥哥姐姐去镇上玩,我们同意了,叫他路上要小心。他手一挥:“知道知道啊!”他爸爸又叮嘱一句:“记得辩证法啊!”他不耐烦地说:“知道啦,知道啦。”急不可耐地跑了。
大约20分钟后,陪朋友在客房聊天的牧天爸爸,发现牧天像一只很乖的小狗一样,悄悄走进来蹲在身边,不由得问他:“哦,你不是去镇上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牧天耷拉着脑袋,安静得一塌糊涂。这时跟进来的小伙伴们开始检举他了:“牧天刚才太高兴,翻到水田中了。他奶奶刚为他洗过澡呢!”牧天爸爸哈哈大笑,问他:“你现在懂得什么道理了吗?”他有点尴尬地回答:“我知道了,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好事可以变坏事。”
小小的年龄,能有这样的认识,也算不错了。
类似这样的培养对牧天后来的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他去解决一些棘手问题也很有帮助。如在本书后面即将讲到的,把刁难自己的人,变为帮助自己的人,就是辩证法的高度体现。
更关键的是,让他觉得生活中就有哲学,生活与哲学不远。
当今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将学问与生活隔离开来,这在哲学等方面尤其如此,许多人甚至认为哲学是最没有用的学问。牧天的爸爸是个格外喜欢哲学和重视哲学的人,一直认为不是哲学无用,而是有些人将哲学与生活及实践人为割裂。但实际上,哲学是最能指导人的生活与实践的。牧天通过小时候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引导和后来自己的主动学习,也越来越尝到了哲学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