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
妈妈一句话,女儿转身跳楼,你的称赞和责备,影响孩子一生\\\\
拒绝鸡汤,今天聊聊称赞和责备孩子的具体方法\\\\
你的孩子为什么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原因在你不在孩子\\\\
别让你的自以为是,让孩子一生抬不起头\\\\
育儿鸡汤看得多,夸也不是,骂也有错,读完这篇文章才知道如何有效地称赞和责备\\\\
——————————————————————————————————
最近看湖南卫视的《少年说》,有这么一段挺让人深思的。
一位女孩儿站上天台,对楼下的妈妈喊出了深埋心底的一句话:
“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妈妈听完,不为所动:
“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头,其实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女孩儿几乎哭了出来
“我说了我不适合激将法”
但是显然,这位妈妈听不进去孩子的情绪述求,依旧一脸自信地坚持自己的教育方式。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的《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中显示,最关心孩子情绪情感的家长只占11.93%。家长对孩子情绪的忽视,可见并不是上面这一位家长的问题。
————————————————————————————
就在不久前,另一则刷爆朋友圈的微博截图更是让人痛心疾首
女儿:“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母亲:“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一句高傲俏皮的回答,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可悲的是,这段对话不是上司对下属,不是买家对客服,而是母亲对女儿。
2016年,深圳一个16岁少女,因不堪父母责骂,服毒自杀。
2016年,达州市渠县中学一名18岁少年,在个人QQ空间写下2800余字的长文后,自杀。遗书里写道:“我觉得我自己已经毁了,我的情商太低,情感这方面严重有问题,感觉不到父母对我的爱……”
至亲之间,称赞与肯定就这么困难吗?作为妈妈爸爸的家长尊严真就比孩子的情绪情感更重要吗?
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是一心为孩子好,虎毒还不食子呢。父母们之所以夸也不是,骂也有错,缺失的是称赞与责备的方法,方法不当,容易好心办坏事,容易矫枉过正。
称赞和责备孩子时,原则很重要
——————————————————————————————
* 批评要讲究方法
如果孩子在听到责备时,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因为哪件事做错了才会受到批评,那么他们的内心并不会产生被伤害的感觉。因为这尚属于
许多时候,家长因为孩子犯了错而责备孩子,但孩子不仅不反省,还会唱反调,这都是因为批评本身不到位造成的。这里的不到位并不是说力度不够,而是针对性不强。有时责备到最后,家长都忘了是因为什么而吵孩子的。批评责备,需要讲究方法。
——批评孩子时,不针对人格和性格——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怎么总爱撒谎?”“你那本书不是该还了吗?怎么这么粗心大意?一点诚信都没有,不会又给忘了吧?”
这些例子都不少见,常常出自家长的无意之口,但这些话语,往往会冒犯孩子的人格和性格,造成不好的后果。用这种方式责备孩子,不但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反而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种种怀疑:
“是不是我真的很健忘?”“我好像真的很爱撒谎。”“难道我是个没有诚信的人?”“也许我是个坏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我这样的孩子。”“我是一个什么也做不好、很没用的人。”“原来粗心是我的标签,生下来就是这样。”……
这些话,父母们切记不能再说了。那么实在要批评孩子时,该怎么处理呢?
——批评要就事论事——
我们完全可以在针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批评指正的同时,兼顾孩子宝贵的人格和性格——只要就事论事就可以了。
就算孩子借了别人的书没有及时归还,家长也不必唠叨个没完,一味地责备孩子。“咦?你不是说这本书已经过了还书日期吗(情境)?说不定你的朋友等着急用呢(情境)。我是担心(情绪)如果违背了约定,会在朋友之中没了信用。借来的书还是按时还给人家好(希望)。”
如果针对事情本身来分析,既不用训斥也不用非难,孩子便能领悟到自己的失误了。这种方式的批评,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孩子一个台阶下,指出正确做法的好处与错误做法的后果。这样的批评便不再让孩子垂头丧气,而能让孩子有所突破和成长。
——————————————————————————————————————
* 称赞也要讲究方法
——对于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不去赞扬——
海姆·G. 吉诺特博士讲到过一个例子。一位妈妈对着家里的客人说:“我家的孩子很懂事,经常陪弟弟玩,也很听妈妈的话,很少惹是生非让我们生气。”没想到刚夸完,孩子却在下一秒做出出格的举动,突然把弟弟惹哭了;本来挺乖巧的,突然玩得很疯,不是撞倒垃圾桶,就是来回跑闹。
当家长对孩子的性格或人格进行表扬时,孩子却会经常做出截然相反的举动,让父母措手不及。怎么会这样?海姆·G. 吉诺特博士认为,这是因为孩子感到了一种不安和压力。
孩子会认为自己并不像妈妈所说的那样懂事乖巧,对纠缠不休的弟弟也没那么多耐心陪他玩,甚至希望弟弟最好离他远点,但妈妈偏偏要给他扣上“懂事和照顾弟弟”的帽子,这下孩子就冒出了奇怪的心理,很想用出格的举动向妈妈宣布:自己并不像妈妈说的那样!
由别人给自己的性格和人格下定义,任何人都不情愿,何况是一个孩子。“你是个天使”“像你这么正直的孩子怎么可能做那样的事呢”“他一直很听话”……这种有关孩子人品和性格的赞扬,还是不说为好。
——相对于结果,更关注孩子的努力和付出——
竞争激烈的社会氛围下遍地都是功利主义,人们更看重结果的重要性,对过程却很少过问。家长在对待自己的孩子时,也更愿意对他们所做事情的结果给予更多赞扬或是责备,然而无论那种评价,都是弊大于利。
如果因为孩子得了第一而对其大加赞扬,那孩子会感到一种压力,他们生怕自己下次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而让他们大失所望。我们何不把目光从结果转向过程,以更好地认可孩子一直以来的默默付出呢?
“看来你这段时间真是非常努力,成绩提高了不少。爸爸真是为你自豪。”“你看,妈妈招呼客人一点功夫都没有,多亏你陪弟弟玩,谢谢我的宝贝。”这种赞扬自然又亲切,不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而让他难以接受,对孩子而言是一种鼓励和支持。
——在对的时候,做对的表扬——
赞扬,也要看准时机。孩子有出色的表现时,应该立刻回应,表扬他。
孩子的时间概念和大人不同。孩子们通常是按照“此时此刻”的方式来感受每个瞬间。对他们来说,“遥远的将来”这种概念没什么意义。对于记忆,孩子也是在具体情境中连同情绪一并保存的。
因此,一旦过了当时的情境和情绪,事后再表扬孩子,这种脱离情境的表扬很难深入到孩子内心中并将其保存为记忆。所以对家长来说,最好能在孩子经历情绪情境时一同参与其中。
——赞扬的理由应具体陈述——
空洞模糊的盲目称赞,对孩子来说是苍白无力的。“做得真好”“做什么都这么出色”“很优秀”……诸如此类的赞扬,对孩子来说是模糊的、不清晰的。孩子很可能会把家长的这种不够具体的赞扬,与根本不相关的其他事情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错觉。
表扬孩子时要具体地说明事由,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因为哪些事情而表扬他。
“听妈妈说,你今天背了十个单词,真了不起!能不能告诉爸爸,你都记住了哪几个单词?”
“这段时间你数学学得那么用心,果然有进步,比上次少错了两道题。”
“你为小狗披上了绿色的皮毛,这真是天才一样的奇思妙想!”
“真棒,自己把看过的书都整理好,摆放在书架上了。”
表扬,要在对的时候说,而且要说得具体、明确,这样才会锦上添花。
——————————————————————————————
* 如何把“生气”表达得淋漓尽致
情绪管理训练不是伪装表演,在孩子犯了明显错误让你很生气时,家长当然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这种情绪流露是正常的现象,只不过要把握好尺度和方法,情绪可以表达出来,但这种情绪不应该带到彼此的对话中,只有以平和的心态冷静对话时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必须站在“家长”的立场向孩子说明,孩子所做的错误行为会给父母带来怎样的后果,让他充分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后果,孩子也就不再有抵触心理,而是可以比较客观地反省自己的行为。
孩子不会想听“真是大胆,哪来的这么大胆子,竟敢对妈妈撒谎,你以为妈妈会上当?你真是气死我了!”如果试试“妈妈有种被骗的感觉,不知道你现在心里怎么想的?”孩子会更愿意袒露自己的内心。
当孩子没有守约时,不妨直接说:“好像你忘记约定了,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给耽误了?爸爸有些失望……”“爸爸本来挺相信你的……”“妈妈现在很生气……”等等。
站在“父母”的立场,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导致家长提心吊胆的情况如实讲给孩子,孩子就会或多或少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也会提醒自己下次注意,尽量不再让爸爸妈妈担心。
——————————————————————————————
* 学会先说声“对不起”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家长,他们有时也会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有时也会没调查清楚就训斥孩子、误会孩子,犯各种低级的错误。
这时,家长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孩子道歉。戈特曼博士称,家长在做错事情后能主动向孩子认错,将是对孩子十分有效的正面教材。家长因为自己的失误主动道歉,会让孩子逐渐明白,原来失误并不等于失败。
在孩子眼里,爸爸妈妈都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而这样高大的爸爸妈妈却因为做错了事而向自己认错,他们会立刻感觉到:“原来像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也会犯错和失误啊,原来做错事后,是要这样解决和改正的……”通过这个过程,孩子可以学习做错事后改正的方法。
如果爸爸妈妈碍于面子,固执地不肯认错,那孩子当然也会学到另一种“榜样”:“做错了事情也可以不认错”。孩子都是看着父母一点点学习和成长的。做错了事情肯认错,并懂得道歉,这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以上内容部分摘自东方出版社《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
这是一本改变全球家庭育儿观念的实操宝典
切中育儿各阶段情绪问题要害
情绪感受能力出色、情商指数高的孩子,在成年后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幸福,他们的人生过得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情绪管理训练是培养情商具体而有效的方法。 ——“情商之父”、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鼎力推荐
《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将“情绪管理训练”创始人、心理学大师约翰·戈特曼教授多年研究总结出的情绪管理训练的理论,与崔成爱、赵碧教授多年搜集的大量真实的育儿案例相结合,并针对不同矛盾问题,逐一整理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更多的父母和老师能够掌握和实践情绪管理训练,有效拓展父母和子女间的沟通渠道,改善亲子关系,重新找回家庭幸福,让孩子终身受益。
这本书教会父母:
能够分享孩子的情绪,才是真正的爱
能够率直表达自我情绪的父母,也能更了解孩子的情绪
如何正确回应孩子的情绪
如何与孩子对话
如何解读、捕捉、感受、倾听孩子的情绪
如何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对待不同成长时期的孩子,需要怎样改变方式
接受情绪管理训练的孩子:
★ 注意力集中程度显著提高
★ 自主学习能力出色,成就感突出
★ 就算心情很差,也懂得自我调整
★ 心理免疫力强
★ 在同龄人圈子里关系融洽
★ 对变化能够主动回应
★ 对疾病的免疫力较高
作者
约翰·戈特曼“情绪管理训练”创始人、人际关系大师
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荣誉教授,著名心理学家,西雅图戈特曼研究所的创立者和领导者,致力于亲密关系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被誉为“婚姻教皇”。四次荣获美国心理健康研究院科学研究者奖章,并获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杰出科学研究者奖章、美国家庭治疗学会杰出贡献奖、美国心理协会家庭心理学分会会长奖章,与心理学泰斗卡尔·罗杰斯、荣格齐名。
崔成爱
全亚洲获得戈特曼公认医师资格的心理治疗师仅此一位,是阿洛伊修斯康复中心负责人,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心理学教授、芬兰大学和德成女子大学教授。曾参加《如何去爱孩子:为你支招》《父母60分钟》《我的老师改变了》等韩国各大电视教育类节目。
赵碧
被誉为“教教授的教授”,现任东国大学客座教授,教育科学技术部政策咨询委员及国际少年之家教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