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杜廼芳老师讲座——《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阅读》
(资料来源于新阅读群的讲座)
管理-然然妈:
这本书是美国纽约大学的陈鲁老师刚刚在新经典文化公司出版的
它主要围绕着0~6岁要建立6个的基本能力
健全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
• 对自己、家人、生活环境感觉良好并充满安全感;
• 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和同情心;
• 浓厚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 初步的自我感情调节能力和行为自控能力;
• 足够的语言能力表达自己情绪和思想。
大家的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是不是觉得过了这个阶段了?
不是的。看看这6个心理能力,实际上是每个人需要学习修炼一生的。
之所以强调0~6岁,是说,一个健康的婴儿脱离母体来到世界,之后的6年,孩子从一个无助无能的婴儿长成一个背着书包上学的独立小人儿,就像一棵大树形成树根的过程。如果树干从树根汲取了充足的养分,所有这些枝杈都是健壮的。
而如果外部环境没有那么理想,就需要家人和社会用更多年的努力去弥补和纠正、学习和修炼。
而我们阅读的内容:绘本和文字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或完善强大的心理能力。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并理解这个世界,形成正向的积极的世界观。
对绘本,有这样几个基本认识
在孩子低幼阶段,要给他们读一些故事简单、文字较少、画面清新柔美、节奏缓慢、重复性强等。比如《我的后面是谁》《小象散步》……这些都是符合孩子的“口味”和他们的“消化能力”的。绘本是最适合孩子读的书,同时,也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读。 绘本分很多层次,不同的年龄读出的层次有所不同,不同的孩子读出的内容也有不同。 年龄是阅读的一个参考值。年龄越大,阅读的界限就越模糊。而有些绘本是可以一直陪伴孩子长大,直至成年、甚至老年。所以,绘本是0~99岁都能读的书
适合小学生读的绘本也有一些基本的选择原则:适合小学生读的绘本有很多。原则是,内容范围更广主题更多样有一定的哲理涉及到一些比较深刻的命题值得反复阅读。
比如,李欧•李奥尼的作品、希尔夫斯坦的作品……《森林大熊》、《在那遥远的地方》、《影子》、《亚历山大和倒霉、烦人、一点都不好、糟糕透顶的一天》、《一定要比赛吗?》、《如果你想当总统》……
有些书蕴含着很深的哲理,还有些涉及到一些比较深刻的命题。总之,都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之所以要反复阅读,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历的增加,能够从一本书里看出越来越多的层次。
下面说说小学生的阅读的文字书。随着年龄增长,思想的成熟,识字量的增多,孩子能看的书范围越来越大。儿童文学、科普书、探险书、卡通……阅读水平跟书的深浅、文字量、不同文化的差异有关系,也与原来的阅读基础、阅读环境有关。
选文字书也有一些原则:启迪心智、提供思想资源不仅反映了童年的世界和精神,而且也有生命哲学上的深刻,这样的儿童文学也将是所有人的文学。了解世界的真相和回答世界是怎样的。不仅取悦孩子,更要感动孩子。
故事:一个乏味至极的下午,觉得一切都了无生趣的男孩米洛,在自己的房间发现一个神奇的收费亭。他开着电动玩具车,驶过收费亭,踏上一趟不可思议的奇妙旅程。
一路上,米洛曾身陷懒散国、误入结论岛,还在词语国锒铛入狱。但他在伙伴闹钟狗和骗人虫的帮助下,一次次转危为安,还邂逅了“哪个”婆婆、色彩大师、向下长的男孩、十二面体人、噪音医生等有趣的朋友。最后,米洛勇敢地前往无知山,去帮助词语国和数字国营救韵律公主和真理公主,但是每前进一步都有恶魔相阻。米洛从朋友们身上学到的东西能帮他战胜这些恶魔吗?
作者诺顿•贾斯特(Norton Juster)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身于建筑世家,曾是大学建筑系教授,却作为儿童文学作家闻名于世。贾斯特创作了一系列深受儿童喜爱的作品,其中自己写作并绘制插图的《点与线》被拍成电影,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与画家克里斯•拉什卡合作的《神奇的窗子》,获得2006年凯迪克大奖。此外,诺顿•贾斯特还是一名专业美食家。
《神奇的收费亭》是杰斯特最知名的作品。本书首印于1961年,历经五十年而不衰,已经成为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不朽的经典,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千万册。在五十年间,小米洛的故事不断被改编成电影、动画、戏剧、话剧、音乐剧和交响乐,在全世界的学校和剧院演出。根据本书改编拍摄的《幻象天堂》被评为“全球最佳动画片”。
杜廼芳老师:
想特别介绍一下《星期三的战争》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中的小男孩霍林的故事。一个人是怎样长大的?霍林总结说: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在心里树立一个个神,一个个不可亵渎的神,而随着神的一个个破灭,我们就长大了。
霍林总觉得,他的老师贝克夫人恨他,恨他入骨。他们之间进行着一场“战争”。渐渐地他知道,另外一场真实的战争正在进行——发生在1961年~1973年的越南战争,以及从1964年开始直至1968年遍及全国各地的反战运动。
这本书里的战争在两条战线上同时进行。一个小镇上的孩子和国家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相互呼应,也经历着共同的命运。
孩子的喜怒哀乐和成人的大喜大悲,孩子的是非判断和成人间的利益相争,交织在字里行间,增加了这本书的厚重。幽默中充满质量,嬉闹中透着庄严。
《乐琦的神奇力量》
乐琦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敏感而又富于想象;她想要改变一切已经发生的坏事,她又希望一切好的事情永远不要改变。她的脑子里有着许许多多的缝隙和褶皱,里面填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渴望。
与大多数10岁小女孩的不一样的是,她曾经有一个妈妈,但在她懂事时,那个妈妈早已经化作一坛骨灰。她有了一个监护人,但监护人和妈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真正的妈妈是不能辞职的,当妈妈是一生的活,而监护人却总用种种令人不安的迹象表明,她想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中去——总之,乐琦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她必须靠自己去寻找属于她自己的神奇力量。
虽说这是个10岁小女孩的故事,而且有点离奇,但读的时候心却被深深牵动:其实成人也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我们也会陷入人生的低谷,常常需要勇敢、彻底的自我反省。而且,只有在跌到谷底之后,才能重新思考自己,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神奇力量。
所以,乐琦找到的神奇力量,对我们同样有用——
去接受那些我们所不能改变的。
去改变那些我们所能够改变的。
并用我们的智慧,辨别两者的不同。
这是作者吉姆•崔利斯专为小学低年级学生选的朗读故事
著名阅读推广人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我在推广“为孩子大声朗读”的理念时,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我要给孩子朗读到什么时候为止?一直给孩子朗读会不会影响他独立阅读?我要选什么作品给孩子朗读?朗读有哪些方法?这些问题在《朗读手册》中都有答案。例如,在读什么的问题上,吉姆•崔利斯曾在书后提供了一份英文书单,阿甲先生和我也曾推荐过一个中文书单。可是,读者还是觉得有些“虚”。
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2》就是为解决上述普遍问题而编写的,它提供了更直接、更具体、更柔性的解答。
王林老师还说:崔利斯在选编这些故事时,并没有煞有介事地介绍朗读的方法。或许,这他看来,大声朗读本身就是方法,不用太多花招。相反,他花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作者的故事、故事背后的故事、故事延伸的故事。崔利斯解释说,编排这些文字的目的是不愿“让年幼的读者误认为书是机器写的”。作为儿童阅读研究者,我很喜欢这些作者的逸闻趣事,当读到纽伯瑞奖得主贝弗丽•克利里居然小时候患有阅读障碍时,当读到达尔居然是功勋飞行员时,我不禁莞尔。想想我们自己吧,喜欢某位名人,常常是因为他有很多趣事吸引我们。同样,对孩子而言,他也会因为喜欢某位作者的趣事而喜欢他的作品吧。所以,这些资料不是可有可无,它提供了让孩子喜欢阅读的另一种途径。
杜廼芳老师:
下面,我们来聊聊小学生的阅读方式
有两个方面
• 文字书与绘本交替阅读
• 亲子共读依然是孩子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
关于文字书与绘本交替阅读,这是一种既照顾到孩子年龄,又考虑到孩子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方法。
为什么说亲子共读依然是孩子喜欢的一种阅读方式呢?是不是既然孩子认识字了就应该让他自己读了?
就像刚才介绍的那几本书里,有些书里的字孩子可能还认不全,而书里的很多意思也不是低年级的孩子能理解的。
另外,每个孩子的情况也有不同。在学前阅读基础比较好的,有阅读习惯的家庭,经常有亲子阅读的环境的孩子,可能会读的顺畅一些。同时,阅读应该是带来快乐和享受的事情,不能强迫,更不要攀比。
成人最主要的是创造阅读环境,比如让孩子经常看到你自己就在读书,家里有一定的藏书,经常给他提供一些书,跟他一起读书等等。
阅读的好处大家都知道。想再稍微归纳一下
丰富的语言词汇大餐
用到很多日常生活中不常用的词汇和语言,不容易表达的思想;
图画中也有语言,表情、肢体都是语言, 空白中也有语言;
语言中传递着深层人物关系和思想。
更开阔的眼界
世界比我们平时看到的更大、更多样
用独特的眼光看世界
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
美的熏陶:
优秀的绘本是一部艺术品
在一个好的视觉环境中成长
形成优秀的视觉印象和视觉习惯
杜廼芳老师:
亚历山大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这一天他过得非常不顺心,早上醒来就发现头上黏着口香糖,在经历了种种沮丧之后,他还威胁要搬家去澳大利亚。全书都是亚历山大的独白,他讲了一件接一件的倒霉事儿,不动声色的语言叙述,配上冷冷的黑色线条画儿,仿佛蕴涵着随时爆发的力量,让故事凸显不一般的张力,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共鸣。最后妈妈冷静客观的安慰,也是一种直面现实的力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和真正的生活和解。
这本书里面,亚历山大说“倒霉、烦人、一点都不好、糟糕透顶的一天”,一共说了7次,遇到了27件倒霉的事。语气一次比一次重,一次比一次解气,还有3次他说要到澳大利亚去。每个人读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情绪。再看看到亚历山大的表情吗?脸上的肉一直是紧紧凑在一起的,鼻子、眼都是歪的……
读到最后的时候,气消了很多。你会发现,这一堆事全都是烦人的,真的是很糟糕,但是随着你不停的读这么长的一个书名和亚历山大的话的时候,就会觉得,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陈鲁老师说:孩子看问题的角度和大人很不一样。我在《0-6岁A+育儿法》里讲到,孩子的物理视线和成人不一样,还列举了一些科学发现。所谓物理视线,比如,咱们大人站在房间里,我这么高看到的是这样的,孩子这么矮看到的是这样的。物理视线不同,对周围的感觉就不同。比如,某一个玩具在地上,对孩子来讲就在面前,很重要,他非要去玩;但是对大人来讲,这是很小的一样东西。每个物体的不一样,对人的吸引力也不同。
由于物理视线的不同,孩子和成人的心理视线也不一样。从情绪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很多社会认知都没有达到成人的这个程度,但孩子同时也有自己的要求和需要。既然出发点不一样,成人和孩子就会有一些冲突,如果冲突解决是按照大人的方式的话,孩子自然就会有一些情绪。情绪低的话,往往我们大家就会忽略,情绪高的话,我们又会觉得很难对付。其实,承认孩子的情绪就可以了。怎么承认呢,这本书就是一种方式。
亲子阅读,珍惜宝贵时光
终身阅读,享有长久幸福
关于不同的阅读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
第一种,大人绘声绘色地读一个故事
脑中闪出一幅细节丰富的画面;
完全是通过自己的大脑把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的图片;
大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刺激,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最强的挑战。
刚才说到的很多文字书,如果家长给孩子读,他应该会有这样的感受
读绘本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的效果
第三种,看电视
动态的画面很形象地摆在面前;
语言几乎完全被动态形象的画面代替了;
大脑无须去理解语言,想象画面,无暇产生联想。
第四种,电子游戏不需要处理语言;
来不及欣赏观察复杂的画面;
不需要去理解时间逻辑和细腻感情;
在激发大脑的潜力上,它是最没有挑战性的
总之,这四种阅读方式里,呈现在孩子面前的东西越具体,孩子就越不需要动脑,孩子的行为越被动,大脑就越得不到刺激和挑战。也就是说,本来人的大脑该做的事都被外在的、别人设计好的东西做了。
当孩子一开始就大量接触不需要太动脑筋就能产生娱乐,大了之后他就不容易对动脑量大的活动产生兴趣。
不利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做法有哪些呢?
一,把书看的太神秘,把读书当成是刻苦学习才能达到的目标
•书是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就像空气、水、食物;
•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有读书的习惯;
•成人不把看电视和上网作为基本的消遣;
•孩子看到周围的人经常在读书。
二,识字了,就自己读吧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注意力分配能力有限;
•大人读,孩子边看边听仍然是一种需要和享受;
•绘本:在获得美感的同时,图画还提供了故事线索,孩子会建立之间的联系;
•好奇心和探究欲,才能保持长久的阅读兴趣。
三,把读书功利化
•跟孩子在一起,共同欣赏美好的东西;
•不刻意追求效果:“感想”、“体会”、“收获”;
•重在想象力、生命力和趣味性,避免道德说教;
•是一种对生命的滋养。
给小学生阅读的几个建议:
•让阅读伴随兴趣;
•少读一些“没有用”的书;
•少一些接触电视和电子产品,感受书比电视、电子游戏更丰富、更有意思; •如果是科学类的书,要选择科学性权威性强的书; •阅读经典。
最后,跟大家分享关于阅读的两段很经典的话:
[美]吉姆•崔利斯:
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你越聪明,你生活的越自如。
[日]松居直: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到他们十岁左右,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从没有间断过。数不清我到底念过几百本书。
孩子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透过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父亲想对孩子说的话都说完了。
问题一:纯悴家长讲的方式,是不是更适合于讲故事。而讲故事,如果不说教,好像只有民间故事更适合些。所以想请问下:以第一种方式的话,适合讲哪些内容?谢谢
回答:刚才说的几本书就很合适。好书都是不说教的。并非只有民间故事
问题二:我想问下,孩子两岁四个月了,看绘本时,有时还可以一起看完一本,但很多时候都是都是我讲,他自己在床上玩,我有时讲得很没意思,就挺生气的,不想讲了。
回答:2岁多的孩子本身就是需要你给他读的。不必急着期待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所谓“效果”。
问题三:孩子今年8岁,每晚我都跟她亲子读书,波利安娜,各种绘本,现在是读财富号历险记等。现在我们家的孩子有时候还会看一些小小孩的书,这样会不会阻碍她的阅读的发展?比如:阿罗系列,塞纳鼠系列。请您针对三年级孩子的女生,男生推荐一些文字阅读的书,怎么阅读会对孩子的写作有促进效果?
回答:读书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不用急。孩子的成长有时候会出现进两步退一步的现象,返回去阅读以前读过的一本书也很正常,“对孩子的写作有促进效果”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问题四:
6岁-苏-乔有宜:我想问下 孩子对天文地理感兴趣,应该读些什么书?目前6岁,在读 【第一次发现丛书】【海豚花园绘本】【不一样的卡梅拉】【旁帝系列】【巴巴爸爸系列】
回答:这不是已经在读了吗?挺好
问题五:
境由心生:男孩,3.8周岁,曾读绘本300余本。
问题一、4周岁左右小孩子是否需要精读,既反复读。
问题二、孩子在上小学前是否需要完成绘本阅读与文字阅读的过渡。
6岁-苏-乔有宜:刚看到老师说读科学要选经典,那还有什么书是经典呢?特别是关于宇宙的,南北极的,像他这种年级能消化的经典,我真不知道要买什么了
回答:精读是成人的概念,且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对孩子来说,他喜欢反复读就反复读,喜欢读新书就读新书。过一段他又回来读原来的书也行。
问题六:
红黄蓝:孩子喜欢看书,阅读有什么方法吗?现在读小学3年级。我接下该做什么引导?希望在之后的阅读路上少些后悔。谢谢老师!
因为孩子绘本看少了,我当时不知道看绘本,也不懂绘本有什么好的。只订购了《东方娃娃》《幼儿益智画刊》买了《神奇校车》,幸运的是学校1-2年级一周一节绘本课。
我孩子是从3个月左右就经常给读故事,后来是带读,中班的样子自己慢慢看书看起来。大班就直接看没有拼音的书了,因为不认识拼音。书还看懂内容了。1年级就一直阅读沈石溪,西顿等的动物小说和国际获奖小说,《窗边的小豆豆》等。2年级有喜欢的是《猫头鹰王国》《小狗钱钱》《熊武士》等
回答:“绘本阅读与文字阅读的过渡”是在阅读中自然进行的,没有所谓“完成”的数量。
孩子喜欢看书,你就给他选好书看吧。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谈不上什么时候后悔什么
问题七:
克隆兔:我想问下,朗读手册里好多都是片段,找不到完整版的,而作者肯定是抛砖引玉的想法,那作为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回答:里面提的书在国内也有很多出版了。你可以去找找
问题八:
人生苦旅:我女儿8岁,现在读的书主要是我选的,如《吹牛大王历险记》、《洋葱头历险记》、《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女巫》等。我的问题:家里藏书也有些了,但孩子还不是非常迷书,更喜欢我读给她听。每次专注阅读时间半小时以内,请问自主阅读如何进一步引导?
回答:孩子喜欢你给她读书,很好啊!自主阅读是随着持续的阅读兴趣自然发生的
问题九:
步步妈:我想问问,什么时候开始文字书的阅读比较合适,也就是“辅食”什么时候添加比较合理
回答:这个没有一定的期限。我儿子是1983年出生的,那个时候还没有“绘本”。只能读文字书,每天晚上读一个故事。现在他非常爱读书,且读了很多很有质量的书。
问题十:
响梅蔚:杜老师,孩子现在不让我给她读,她就想自己看书、读图,而我太想给她读了,怎么办?
回答:我们会互相推荐一些书,交换着读。
她自己想读多好啊!另外,你想给他读的书是什么,是不是他感兴趣的。
而且,每个孩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是说希望家长读,孩子自己看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