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选书(网络讲座整理稿)
(文章由童书阅读韩烨老师整理)
大家好!我是新经典文化公司爱心树童书馆杜廼芳。很高兴跟嘉兴的网友在这里见面。
听跳跳圆圈舞和xigq说,大家都很关心如何为孩子选书,特别是为0~3岁宝宝选书的问题。
今天一起参加讨论的还有我的同事:童书阅读韩烨、安宁。
在进入如何为宝宝选书这个主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聊聊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身心共同成长的,他既需要物质营养,也需要精神营养。而阅读是孩子获得精神营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宝宝的物质营养是大家都很了解的。比如,宝宝刚出生时要喝乳汁;到6个月时添加辅食。菜水、果水、米汤到鸡蛋黄、米粉或代乳粉、鱼泥; 再大一些,就可以吃鸡蛋、稠粥或烂面条、肝泥,到一两岁时,就可以吃瘦肉末、豆腐、饼干或馒头片软饭、小饺子、小块蔬菜等等固体食物。通过摄入这些物质营养,孩子一天天健康长大。
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妈妈们刚经历过的。
宝宝的精神营养是什么呢?
生命的头三年,也是一生中重要的心理成长阶段。对0~3岁的孩子来说,能在日常生活的养育和照料中感到被爱、被关心,可以让孩子获得身心的全面营养。比如,如果父母能在很好地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之外,经常抚摸、搂抱和逗孩子玩,和他们对话,讲故事,他们就会更多地体会和感受到安心和安全。这种安全良好的亲子联结,会培养出一个快乐健康的孩子。
阅读与孩子身心成长
现任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系副博士陈鲁老师在她即将出版的《0~6岁A+育儿法》中特别说到,通过阅读,可以创造高质量的亲子时间,有助于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
陈鲁老师对亲子阅读与孩子心理能力的建立之间的关系作了如下归纳:
·阅读有利于让孩子对自己、家人、生活环境感觉良好并充满安全感;
·帮孩子建立健全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
·阅读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注意力,并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兴趣;
·阅读能增强孩子的语言能力
与此同时,优秀的绘本中呈现了非常多的生命形态和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孩子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和同情心。
另外,由于绘本生动地描绘了人的喜怒哀乐,通过阅读绘本,孩子能更多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别人的情绪,从而形成初步的自我感情调节能力和行为自控能力。
这些都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能力,而6岁以前是建立这些心理能力的最好时机。
我知道,这个群里大多是0~3岁孩子的父母,大家都很关心怎么样给孩子选择与年龄相适应的绘本。我首先想说:年龄是选书的一个参考值。
总体来说,绘本是0~99岁都可以读的书。
孩子和成人都可以读绘本,只是由于年龄的不同,读的绘本有所不同,获得的感悟也不相同。
比如,我来到爱心树看到比较早的一本书是《森林大熊》,当时就完全被震撼了。后来给家人看时,他们刚开始一副“小孩儿的书啊”的表情。但是,不一会儿,他们就不说话,认真看了起来。
冬眠的大熊一觉醒来,发现整座森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工厂管理员把大熊当做是偷懒耍滑的工人,喝斥他立刻开始工作。大熊一次次为自己辩解,却一次次遭到否定和嘲笑。于是他自己也渐渐动摇起来,忘记了自己究竟是谁,来自哪里……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拥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促使人们像大熊一样思索:在现代文明的惯性中,我们到底遗忘了什么? 显然,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成人思考的命题。3岁以下的孩子读这本书还有点早,但我们成人最好能早孩子一步阅读。{nextpage}
首先是我们自己也需要这样的阅读和思考;
二是可以帮孩子选择,当孩子有了某种阅读需求或者说精神需求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个时候拿什么书给他最合适;
三是,孩子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时候要在孩子后面,尊重他的节奏,有时候要在孩子旁边,随时给予帮助,有时候要在他的前面,引领他的方向。
四是,随着年龄的长大,孩子的阅读面也会扩大,年龄之间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所以,年龄段只是一个参考,而不是一条很死的界限。
简单的“随孩子去”或者“必须听我的”,这两种极端都要避免。
大家肯定更关注自己孩子阅读哪些书?0~3岁在阅读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年龄段,需要我们专门讨论。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绘本有一些特定的要求,在选择绘本时有一些基本原则:
1岁的孩子:画面比较大、色彩准确柔和、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少、词汇量小、语句重复性强。
太阳公公笑哈哈,大树爷爷笑哈哈,小鸟笑哈哈……刚睡醒的小宝宝,皱着眉头不高兴,妈妈来了,小宝宝立刻和妈妈一起哈哈大笑……
唤起生命的积极能量,让孩子一出生就拥有!
日本著名管理学大师福岛正伸说,这是一本可凌驾于一切成功法则书籍的名作,特别是震灾等灾害后读了它,可以给人以勇气,有缓和人们心灵创伤的作用。
2岁的孩子:有一点猜测、悬念、简单的心理活动和简单的推理。
3岁的孩子:可以增加一些有故事情节的,人物多一点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
《鸽子就爱会跑的》
《大象小不点》
年龄以外的因素:
性别差异、性格差异、爱好差异
同样的年龄在对某一本书的喜爱程度上很不相同;不同年龄的孩子可能会喜欢同样一本书。这些都很正常。想想我们成人,也是有各种不同的阅读偏好的。
创造有利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的环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图书像玩具那样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把玩,而不必把书看的很神秘,而将它束之高阁。或者把读书当成一个苦差使。这或许跟我们不那么愉快的阅读经历有关?
·成人本身有阅读习惯,发自内心地喜爱阅读。孩子很自然地看到父母看书。不是为了给孩子做榜样才读书。
·不把电视当成家庭的背景。选择一些经过选择的、质量比较高的节目。最痛苦的是大人让孩子去读书,自己看电视,玩电脑。
·把图书当成相互赠送的礼物。认为经典绘本的价值高过它的价格。
·在阅读中自然增加词汇量,而不是刻意教孩子认字。
·不把阅读功利化,不刻意追求阅读效果,不进行道德说教。
·低幼绘本几乎都充满着快乐和幽默的气氛,家庭里和成人也应该拥有这种气质。
·让孩子感受带着体温的阅读。
电视、电脑、电子游戏是大众化的、没有个性,更没有体温的阅读对象。而你和他一对一的阅读,孩子听到的是一个熟悉的声音,感受到的是一个温暖的怀抱,闻到的是一个专属于他的那个人的气息……这些阅读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它收获的是丰富的精神营养。
电子图像与纸质图书
陈鲁老师在她的书中还说到,看电子图像和看纸质图书,头脑中的进行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活动是不一样的。呈现在孩子面前的东西越具体,孩子就越不用动脑筋,行为也就越被动,大脑也越得不到刺激和挑战。本来大脑该做的事,都被外在的,别人设计好的东西做了。
而纸质图书中蕴含着很多东西,包括人物、语言、情节、图画、表情、背景等很多信息。在阅读中,需要孩子将文字信息和视觉图像组合起来去形成连贯的故事。这种转换更需要想象力,是电视等电子图像中那些现成的东西所没有的。
纸质图书和看电子图像的节奏完全不同:电子图像是一晃而过,书是可以翻来覆去读的;电子图像是强烈的、刺眼的、有距离的,而纸质图像是柔和的、可以握在手里的,它们对视觉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纽约时报》曾报道,在加州硅谷工作的父母很流行把孩子送到重视手工劳作和接近大自然的华德福学校。学校里三年级以下的孩子都不接触电脑。这些硅谷搞电脑科技的家长说:电脑只会越来越容易用,根本不担心将来。孩子会在使用电脑或这类科技手段上落伍。
第一,争取看书的时间多过看电子产品的时间。
第二,不要过早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很详细啊,推荐的这些绘本都很经典。有些我看过。
有很多的共鸣处,把生活中做到的点滴用文字更好的表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