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己的“小一休”
小时候最喜欢看《聪明的一休》,里面的小一休既聪明又可爱,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每次看完电视,我们几个孩子就会聚在一起,学着电视里的腔调说:“休息,休息一会儿!”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能够解决问题的人那就是值得崇拜的小英雄、小领袖啊!
这样的“小一休”不仅孩子喜欢,家长也稀罕啊。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爱动脑筋,有行动力的人呢?我想,《冬天里的咕噜》一书能给家长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冬天,下雪了,小狗狗咕噜发现雪地上有很多脚印(冬天的时候,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观察一下雪地里动物的脚印,城市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雪地里走一走,让孩子比较一下,大人和孩子的脚印有什么不同)。然后,他碰到了出来玩的伙伴糊糊。两个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发现了埋在雪地里的小手套,然后想办法找到了手套的主人。
在这个简单的故事里,咕噜和糊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把手套还给它的主人。咕噜和糊糊根据手套的大小,判断出手套是小孩的,所以,要跟着小脚印走。这样就排除了一大部分大脚印!讲到这里的时候,可以先不讲咕噜的办法,让孩子先说一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呢?说不定,孩子会有更妙的回答。
第二个问题,即使排除了大脚印,小脚印也有很多,到底跟着哪个走呢?咕噜他们忽然看到前面的小姑娘戴着同颜色的手套。手套的颜色相同,会不会是手套的主人呢?结果,他们一路追下去发现,小姑娘两只手都戴着手套。由此判断,这个手套不是前面的小姑娘的。手套是成双成对的,这是他们判断的依据。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成双成对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举出例子:袜子、鞋子、筷子,等等,都可以依据这个原理照此办理哟。
小姑娘显然不是失主。事情又回到了原点,怎么办呢?当一个办法不能解决问题,那就换个思路吧。所以,咕噜和糊糊想到的办法就是换个方向继续找!这种面对困难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太棒了!于是,两只可爱的狗狗顺着脚印来到了公园,看到了一大群孩子正在雪地里玩。
第三个问题来了:这么一大堆孩子,谁才是丢手套的那个人呢?找一找,看一看,有什么线索吗?和孩子一起仔细看图,画面上,每个孩子的动作和神情都不同,你能看出什么端倪来吗?作者特意给画中的每个孩子都画了不同颜色的手套,我们可以通过表情和规律,不断启发孩子,直到找出丢手套的那个孩子。画面中只有一个小姑娘低着头在寻找着什么,她只有一只手套!任务完成了!
在找失主的过程中,咕噜和糊糊一路找下来,遇到困难不灰心,遇到挫折不放弃,找错了换个方向找,终于找到了丢手套的孩子,也找到了成功的快乐!可爱的咕噜汪就像那个聪明的小一休一样,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最终让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他们成长的垫脚石,大人都可以因势利导,带孩子去观察,引导孩子去思考,并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习惯成自然以后,你自会收获一个目标明确,果敢自信的”小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