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 、立体地看科普书

点击查看原图

我妹妹家的孩子钢墩三岁多了,挑食挑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能入他口的东西没几样,要是偶尔能吃半小碗米饭,全家人能高兴半天。我一开始以为是他妈妈不会做饭,后来才发现,他是对什么食物都不感兴趣。虽然三岁多了,可抱起来还轻飘飘的,没什么分量,运动量稍微一大,到了晚上就腿疼。

我常常想,这么好的食物,这孩子怎么就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呢?我相信一定还有很多妈妈有和我相同的疑惑。怎么才能让孩子觉得食物有趣、有利呢?

看完《亲子美食之旅》这套书,我倒觉得,妈妈们不妨试一试用这套书打开孩子们对食物的兴趣之门。这套书一共四册,挑了四种孩子们最熟悉也最常见的食物来说,它们分别是:《好棒,海鲜》《水果总动员》《我是蔬菜大王》《神奇的大米》,每个美食主题都选取最基本的信息,配上高清手绘美图来讲解,易于孩子理解、接受。

内容丰富,别具特色。这四本书针对四种食物,讲了食物的各种知识,如《好棒,海鲜》介绍了水产、海鲜的基本入门知识,内容涉及带鱼、鲐鱼、黄花鱼、鱿鱼、鲥鱼、鳀鱼等鱼类,紫菜、裙带菜、海带等海藻类,蛤蜊、鲍鱼、牡蛎、海螺等贝类,向孩子们展开了一个海底的知识库。别说,有些鱼,我自己也不认识。《水果总动员》则介绍了各种水果成熟的日期、不同的味道、分类的标准等。《我是蔬菜大王》除了介绍蔬菜的种类,我们吃的是植物的哪个部分,还讲解了很多野菜的知识。这对小朋友们来说,则是新鲜的认知,阳台种菜和蔬菜的病虫害知识则扩展了孩子的视野。《神奇的大米》对大米的历史、源泉,米饭的种类和制作知识,水稻的成长和农民农作场景,具有代表性的农耕农具等进行了针对性介绍。农村的孩子看了亲切,城市的孩子看了新奇。这种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已经从单纯的食物知识延伸到了工具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无疑能增强孩子们对食物的崇拜感。

形式新颖,摆脱说教。科普书最忌说教和枯燥,这套书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生动活泼地把知识和道理寄寓在图画和文字中。比如,《好棒,海鲜》这本书就是从“我”跟着父母去鱼货市场卖海鲜说起,从一个孩子的眼光看海鲜,看父母的劳动。通过一天的见闻,“我”不仅见识到了各种海鲜、水产,知道了它们的营养价值,还看到了父母的辛苦,认识到了食物的可贵。而《我是蔬菜大王》是通过外婆领“我”去山里而认识到了各种野菜,不仅学到了知识,和家人的关系也更亲近了。也就是说,这套书,不单单是讲知识,还在知识里倾注了感情。这些扩展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张力,也让孩子在一种温馨的氛围中学习,从而知道,水果不只是在水果店里出售,它是长在田野里的树枝上;海鲜不只是在菜市场,它最初是从大海里来的;米饭不只是在饭锅里,它最初是田里的庄稼,是农民们用汗水换来的;蔬菜也会长虫子,它们也来自田野,而且种类繁多。因为了解,所以感兴趣,因为感兴趣,所以喜欢,因为喜欢,所以会珍惜粮食,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每个家长都希望看到的。

举一反三,动手动脑。在知识之外,这套书还注重在每本书中增加了动手的环节。如,在《水果总动员》中,作者写到了白桃罐头 制作方法,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做做看,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水果成熟的不同日期制作水果日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在《我是蔬菜大王》中,作者讲到了怎么阳台种菜,妈妈们可以买一些蔬菜种子,用家里的饮料瓶,废物利用,种上蔬菜,让孩子观察种子的发芽、生长。读了《神奇的米饭》,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淘米做饭,并且教给孩子做法的方法,让他感受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成就感。这些锻炼是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孩子对于自己亲手做出来的饭,肯定特别有感觉,会不知不觉多吃几碗的。

因为是韩国的食物书,有些野菜和水果可能中国没有,我们可以作为扩展让孩子多认识一些;有一些农具也和中国的不同,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较看一看,各自有什么优劣;而有些内容则可以更进一步深化,比如,野菜,可以和孩子一起到菜市场看看,哪些是培育出来的野菜,哪些是温室里的蔬菜,还可以带孩子到田野里去看看,找老农民问问,有哪些野菜可以吃,甚至可以带回家和孩子一起做做尝尝。

我想,经过这样的读读、看看、做做、尝尝的活动,孩子们对食物的感觉一定会不一样!我决定,下次回家的时候,我就带着这套书,和钢墩一起到田里去找野菜,治治他挑食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