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不可多得的海洋文学画本

点击查看原图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我国南海诸岛被骚扰、侵占的新闻不绝于耳,让人气愤难平,恨不得飞到那里,把那些坏蛋都赶走,然后插上中国国旗,永久地贴上中国标签。

但凡一个中国人,看到周边国家对我国主权的屡次挑衅,都会义愤填膺。但大多也只限于此。可有一个人,不只有想法,还有行动。他不仅走遍了西沙群岛,了解了西沙群岛的环境、物产、资源、海洋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态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还把自己的见识用生动的语言介绍给了广大的读者。这个人就是被誉为我国当代大自然之父的刘先平老师。这次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套《刘先平大自然文学画本馆》(共四本,包括《南海有飞鱼》《西沙神秘岛》《珊瑚岛狩猎》《海底变色龙》)。这套书不仅向读者普及了海洋知识展示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最主要的是书中流露出的那种爱国之情,正义之气,责任之心。相对于其他的海洋儿童读物,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真实严谨的风格。看刘老师的介绍,“他曾经两次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两次赴西沙群岛探险”,所以,这四本书就和其他从资料摘抄的、或者海洋想象的书不同,具有一种真实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每本书都按行程来写,到了哪里,那里有什么人,有什么特色,都要亲自去看,去问,去了解。跟着战士下海,随着渔民捕鱼,探访海洋博物馆的创始人吴三奇,不怕危险地去追寻野牛的踪迹,务必要亲自看过才行。不怕高温,不惧风雨,不畏风浪,作者是带着一种使命感写作的,他写的是他听到的、看到的,成群的飞鱼,神奇的红树林,会跳跃的海螺,绚丽多彩的珊瑚,美丽神奇的砗磲,是那么引人入胜;驻守西沙群岛的官兵对西沙的热爱和深情,对西沙群岛生态的保护,令人动容;西沙群岛渔民的勤劳智慧,都在作者的淳朴、自然的文风下,散发出别样的魅力。书中没有花里胡哨的华丽语言,倒是有详细的数据,真实的叙述,客观的感想,不矫情,但绝对真实、震撼。没有亲身经历过,没有用心研究过,是写不出这么让人身临其境的文字的。

深刻的海洋意识。作者对大自然、对环境充满敬畏,在写海洋的时候,也常常会举一反三想到陆地上的相似的场景。但这四本书中更多地流露出的是要迫切提高人们对海洋了解和重视。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及,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国土,还有300万千米的海疆。不要小看这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输于陆地。书中提到驻守海岛的官兵,不管条件多么艰苦,那种对海洋的热爱却始终没有动摇过。作者不止一次说到,好多老师在给孩子讲课时,根本不提中国还有300万的海疆。我想,有的老师不是不提,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海洋领土、海洋权利,我们知道的太少!海洋里有那么多丰富的宝藏,有那么美丽的景色,有那么富饶的物产,有那么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守卫我们的海洋,不好好爱护我们的海洋呢?作者就是基于这种认识才语重心长地写西海群岛的过去和现在,才那么富有感情地描述官兵们是怎么储水、怎么运土,怎么种树,怎么爱护海龟,怎么保持岛上的生态!这种真实的叙述对孩子们来说既生动又有说服力!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国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生存的根基”南海的四大群岛是“海上的丝绸之路,是祖国南疆的屏障”。作者在丛书第一册的第一章就从国家生存的角度赋予了南海诸岛重要的地位。爱岛、爱我们国家的海洋就是爱我们的国家。所以,作者反复在书中提及“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标语;每到一个岛屿就详细介绍岛的面积,引用资料证明国家主权;对每个为海岛做出贡献的人物的叙述都充满感情和敬佩。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不管和亲人分离多长时间,不管做出多大的牺牲,都要保卫我们的海洋!“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这种誓死保卫海疆的决心和毅力,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是靠作者对爱岛、护岛人的事迹的讲述,是靠数据的详细真实,是靠对海洋美丽景物的描述,是靠作者内心的强烈观感,是一点一点渗透出来,这种爱国之情随着阅读的深入而逐渐深入读者心中。整套书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却让人感觉不出说教味儿。

海洋如此迷人,如此重要,但像刘老师这样有如纪录片一样真实反应海洋的书并不多。它像一部西沙群岛的百科全书给我们展现出一副色彩斑斓、瑰丽和谐的美丽图画,生动、及时地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认识海洋的窗户。同时,全套书配以大幅生动的彩色插图,更直观地展现了海洋的绚丽景色,更吸引了小读者的眼球,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海洋知识画本,一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它像一股清新的海风,带来大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