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的月光》—接纳、关怀和引导
为什么叫莎莎的“月光”?
在英语中,“moonshine”一词既可以表示月光,又可以表示空想出来的事,因此爸爸口中所说的“假想”,在莎莎听来却总是“月光”。
这是一个爱撒谎、又因为撒谎闯了祸的女孩,最后在生活中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谎言的故事。
小女孩莎莎喜欢编造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她一直不明白“月光”和“真实”有什么区别。在莎莎编织的“月光”中,有威风凛凛的大狮子,有可爱的袋鼠宝宝,有美人鱼妈妈,还有龙拉的战车……可是有一天,当朋友托马斯因为去寻找根本不存在的袋鼠宝宝而遭遇危险时,莎莎终于领悟了“月光”与“真实”的区别。
故事给小读者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包括如何区分想象和现实,想象有没有好坏之分等等。书中爸爸对莎莎的接纳、关怀和引导等种种表现,对面临相似问题的家长应该也有所启发吧。
四届凯迪克大奖得主伊芙琳•内丝以非凡的艺术功力,成功运用黑、灰、金三色,描绘出美国北部海岸平静的渔村风光及生活于其中的孩子们内心的骚动。
这个故事从撒谎开始,引发了很多思考: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要撒谎呢?
l
l
l
小女孩莎莎为什么要撒谎呢?
l
l
l
撒谎与道德感
l
l
l
特别要说一下爸爸。
爸爸是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人,可以从画面中看出来,他很辛苦。但他在精神上却很强大,并始终关心着莎莎的心理活动。
他绝不暴躁,很有耐心。
他理解莎莎内心的痛苦和悔恨,因此他从来不简单地责备和批评莎莎,而是一直启发莎莎搞清楚假想和真实的区别。让莎莎“只说真实的事,不说假想。假想会招来麻烦……”即使莎莎闯了祸以后,他也只是淡淡地说一了一句:在你睡着之前,好好想想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假想……最后,爸爸还给她带回来了一只小沙鼠。它让莎莎在谎言破灭后从真实中获得了慰藉。
这是一本没有道德说教却充满着道德力量的故事。
再说说这本书的艺术价值:
间接石版印刷术。黑、灰、橄榄绿三色呈现,表现这个小女孩的空虚与矛盾,画面都是呈现一种诡谲、迷蒙的气氛;
颜色是阴暗不明的,线条是杂乱错综的,就连文图的位置常常也是纷乱的,有时文字夹杂在画面之中,有时文字的段落又被画面切割形成凌乱的感觉,表现小女孩心中的纠葛;
最后,画面又回复到较明亮的背景,故事最终也在完美的结局下结束。
这本书具备了一本好书的条件:
能够让儿童理解;
有优秀的艺术技巧;
图画巧妙完整地呈现出此书的故事、主题或概念;
寓教于乐;
启发孩子的想像力;
不刻意强调教育意味或是通俗性;
不传递教条;
不一味迎合大众口味。
很多优秀经典的绘本都具备这些条件。也是我们家长选书的一些基本参考标准。
(撰文:杜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