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岛

 点击查看原图

教育部新课标重点阅读书;独家赠送有声书,边读边听,不同体验;著名法文翻译家陈筱卿全新精译版

图书资料 书    名:神秘岛 作    者:【法】儒勒·凡尔纳    著 译    者:陈筱卿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第1次印刷 定    价:28.00元 规    格:16开 页    数:376页(350千字)           印  张:23.5 图书类别:科学幻想小说-法国-近代      I565.44 书    号:9787119086187 用    纸:70g 胶版纸 印    刷:平装 策    划:金哈达文化 出 版 社:外文出版社 内 容 简 介 五名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被困在南军城里的北方人和一条狗,趁黑夜乘坐热气球出逃,结果时运不济,中途遭遇风暴,被稀里糊涂地吹到了南太平洋上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之上。 陌生的小岛,神秘的洞穴,小狗无缘无故地狂吠,凶猛的野兽,偶遇的“野人”,残暴的海盗……小岛不大,却处处暗藏危机,无时无刻不透着一种莫名的怪异。 五个人,不同职业,流落荒岛,一无所有。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岛上各种神秘莫测的危险,还需要面对的是衣食住行和天灾人祸。面临重重困难,他们将何去何从? 幸好还有人在暗中帮助他们,可是这五人却不知道这位帮助他们的神秘人物到底是谁,到底来自哪里,到底有何用意。这反而让这座小岛显得更加神秘。

作 者 简 介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1828—1905),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生于海港城市南特,自幼喜欢航海,曾擅自离家做水手,又被父亲找回。1848年到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不愿做法官,去剧院做秘书,写剧本。并开始热衷于各种科学的新发现,为写科幻小说做了准备。1863年,他的《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并获得成功。此后40余年间,他不懈创作,几乎每年都有一两部新作问世。代表作品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等,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陈筱卿,当代著名的法语翻译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专家组成员。翻译出版法国名家名著多部,已达八百多万字。包括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伊丝》,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纪德的《梵蒂冈地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等几十部作品。其中翻译凡尔纳的作品就达十余部,是迄今为止翻译凡尔纳作品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翻译家之一。  编 辑 推 荐 “凡尔纳科幻巅峰名作”是我们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一套精美的、值得收藏的系列小说,也是法文翻译家陈筱卿教授“凡尔纳”译作的一次完美展示。本套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 作者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是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的法语作家。法国海军上将伯德雷、美国“潜艇之父”西蒙·莱克、俄国“宇航之父”齐奥尔斯基、深海探险家皮卡德、无线电的发明者马克尼等众多航海家、科学家都一致认为凡尔纳曾是启发过他们的人。 * 全新精译本,没有任何删减,其译文为法文直译,通俗易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作品的原汁原味。 * 国家教育部新课标重点阅读书,内容兼具知识性与文学性,内附精美插图,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外国名著。 * 首次为读者提供有声小说免费下载,全新的有声体验,精彩无限。 * 采用颜色偏黄、反光度较弱的护眼纸印刷,最大限度地保护青少年的视力。 * 国内一流封面设计师设计封面,经典、艺术,摆放在书架上极有档次,绝对是孩子书架上的重磅好书。 媒 体 评 论 凡尔纳是我的领跑人。            ——海军上将伯德雷 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指引人。            ——“潜艇之父”西蒙·莱克 凡尔纳的小说启发了我,使我朝着一生的方向去幻想。             ——“宇航之父”齐奥尔斯基 现代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             ——法兰西学院院士利奥泰 译  序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19世纪的一位为青少年写作探险小说的著名作家,特别是作为科幻小说大师而享誉全世界。 19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人们对科学幻想的爱好十分流行,这与这一时期物理、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凡尔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写了大量科幻题材的传世之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主人公,体现出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体现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与投机钻营、贪赃枉法的资产阶级的不同之处。  《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该书中,他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五个被围困在南军城里的北方人,趁着偶然的机会,乘气球逃了出来。但中途遭遇风暴,落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这五个人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团结起来,以集体的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荒岛上安顿了下来。他们动手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他们还挽救了被格兰特船长罚在另一荒岛上的罪犯,使之恢复人性,成为忠实的伙伴。在荒岛上,他们得到了《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的暗中保护,屡屡化险为夷。最后,搭上了格兰特船长之子——罗伯特·格兰特——指挥的“邓肯号”,回到了他们日夜思念的祖国。

 陈筱卿
精彩文摘
第一章    
“我们又在往上升吗?” “不是,我们在往下降!” “史密斯先生,不是在下降,是在往下坠落!” “天哪!快把压舱物扔下去!” “最后一袋都倒空了!” “气球上升了吗?” “没有!” “我仿佛听到有波浪拍击的声音!” “吊篮下面就是大海!” “距离我们顶多只有五百英尺!” “把所有的重东西全部扔下去……所有的重物!” 这就是1865年3月23日下午四点光景从这片浩渺的太平洋上空传出的话语。 那一年春分前后,从东北方刮来一场令人难忘的风暴。从3月18日起,大风暴片刻未见止息,一直刮到26日。风暴从北纬三十五度斜穿赤道,直吹至南纬四十度,扫过一千八百英里的广阔地域,给美洲、欧洲和亚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城市被毁,树木被连根拔起,堤岸被滔天巨浪冲垮。据统计,被海浪抛到岸上的船只就高达数百艘。许多地方被夷为了平地。陆地上和海上的死亡人数达数千人。这就是这场大风暴所犯下的罪行。1810年10月25日的那场灾难,以及1825年7月26日瓜德罗普的灾情,与之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与此同时,在不平静的空中,也同样上演了一场令人丧魂落魄的悲剧。 一只氢气球被卷进一股气流的旋涡中,以每小时九十英里的速度掠过空中,仿佛天空中有一股大气旋在转动它,使之不停地转动着。   气球下面挂着一只吊篮,在剧烈地摆动着。吊篮里有五个人,由于雾气弥漫,看不清他们的模样。 这只被大风暴玩弄着的气球来自何方?是从地球的哪个角落升起的?可以肯定,它绝不是风暴骤起时升空的。可是,这场大风暴已经连续刮了五天,而且,18日那一天,风暴即将来临的征兆已经显现了。毋庸置疑,气球是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因为风暴一昼夜能将它吹走两千英里。 这五位迷航的人已不知自己自飞行时起,共飞了多少里程。但说来也怪,他们虽身处暴风之中,却安然无恙。不过,吊篮在急速下坠,他们已意识到危险迫在眉睫。他们坐立不稳,被吹得东倒西歪,转来转去,但是,蹊跷的是,他们却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在转动,而且也不觉得颠簸得厉害。 他们的目光看不到浓雾掩盖着的东西。周围一片都黑雾茫茫,连白天和黑夜都分辨不清。他们飘浮在高空,看不见陆地上的光亮,也听不见陆地上的人声兽鸣,甚至连汹涌澎湃的海涛声音都听不见。只是当吊篮在往下直落的时候,他们才感觉到自己危在旦夕。 在他们扔掉枪支、弹药、食物之后,气球倒是上升到四千五百英尺的高度了。吊篮中的乘客见下面是大海,觉得还是在上面飘浮着危险要小得多,所以便尽可能地往外抛东西,以减轻气球的载重量,防止下坠。连最有用的东西也扔掉了,同时还想方设法不让气球漏气,这可是他们保命的氢气,绝对不能让它漏掉,哪怕一丁点儿。 黑夜总算过去,胆小者恐怕早已被吓死了。白昼来临,暴风在渐渐变弱。从3月24日那一天的清晨起,风势就出现了减弱的迹象。黎明时分,一片片的浮云在往高处飘飞而去。几小时之后,暴风止息,变为强风,大气流动速度减弱了一半。这时,虽然仍旧是水手们所说的那种“紧帆风”,但风势还是减弱了。 大约十一点光景,下层空气变得明朗,散发出的是那种雷雨过后的湿润气息。暴风好像不再往西边刮了。风力变弱。但它是否会像印度洋上的台风,说来就来,说走便走呢? 可正在这时候,气球却在渐渐地下降,像是在逐渐地瘪下去,由球形变成了椭圆形。中午时分,它离海面只有两千英尺了。气囊能容纳五万立方英尺的气体,这么大的容气量,使之能长时间地停留在空中,或向上空升去,或保持平行飘动。 乘客们为防止继续下坠,把最后的一些东西——少量的存粮及其他物品——扔了出去。但这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天黑前再见不着陆地,肯定是坠入海底,葬身鱼腹了! 其实,在他们的下面,既无陆地,也无海岛,只是一片汪洋,无法着陆,也无法固定住气球。 大海茫茫,无边无际,波涛汹涌,不见一块陆地,看不到一艘船只。即使居高临下,视野半径可及四十英里,也仍然见不到海的尽头。这是流动的平原,被暴风无情地鞭打着,掀起浪花无数,好似万马奔腾。大家使出浑身解数阻止气球下坠,但无济于事。气球继续在下坠,顺着东北风急速地向西南边飘去。 不幸的人们处境十分危险,他们无法控制气球,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气球的下降速度在加快。午后一点钟光景,它离海面已不到六百英尺了。 两点左右,气球离海面只有四百英尺了。这时,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那是一个毫无畏惧的人发出的声音。而回答这声音的同样是铿锵有力的声音。 “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吗?” “没有,还有一万金法郎没扔!” 一个沉重的袋子被扔出吊篮。 “气球往上升了吗?” “升了点儿,但马上就会下降的!” “还有什么可以扔的?” “没有了。” “有!……吊篮!” “大家抓牢网索,把吊篮扔掉!” 这确实是减轻气球重量的最后的也是唯一的方法了。 五个人连忙抓住网索,割断吊篮的绳索。吊篮掉了下去,气球又飘升了两千英尺。 大家紧扒住网眼,紧张地望着无底深渊。 大家知道,气球对于重力的增与减极其敏感。即使扔掉一点儿轻而又轻的东西,它都会有所反应,往上升去。当时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气球在上空只飘荡了一会儿,就又开始往下坠去。气体从裂缝中往外泄漏。可裂缝又无法修补。乘客们尽了最大的努力,现在已经是黔驴技穷,只好干瞪着眼,无可奈何,听天由命了。 将近四点光景,气球离海面只有五百英尺了。 突然,狗叫了起来。那是他们带着的狗,名叫托普,它也抓住了网眼。 “托普想必看见了什么!”一个声音说。 “陆地!陆地!”另一个声音大声应答。 原来,气球自拂晓时起,被暴风一直吹着,已经向西南方向飘移了足有几百英里。这时,只见前方显现一块颇高的陆地,但离他们仍有三十多英里,就算气球是顺顺当当的话,也得花一个小时才能飘到那儿。一个小时!可气球里所剩下的那一点点氢气会不会漏光? 这可是个要命的问题啊!气球上的人全都清楚地看见了陆地,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落在那里。他们并不知道那儿是大陆还是海岛,因为他们不知道暴风把他们吹到了地球的哪一个角落。但是,不管那儿有人没人,也不管那儿是否能去,反正别无选择,只有硬着头皮前往。 四点多些,气球已明显地支撑不下去了。它已贴近海面,其下部已多次与巨浪浪尖接触,网变得十分沉重,气球像只翅膀损伤的鸟儿,已经飘不起来了。半小时后,距陆地只有一英里了,但气球的气业已耗尽,气球几乎完全瘪下去了,由强风猛吹着,向着前方移去。上面的人紧紧攀在网上,这就让气球不堪重负了。不一会儿,他们的下半身已经浸在海水里,任由汹涌的浪涛拍击着。接着,气球瘪得像一只口袋,大风像吹动船帆似的吹着它向前飘去。也许老天保佑,它能飘到那片陆地吧。 在飘至离岸两链①时,四个人同时惊叫起来。那只原来不能飞升的气球,被一个巨浪意外地撞击,上升了,竟至升到了一千五百英尺的上空。在上空遇上一阵风,气球没被直接吹向岸边,而是与陆地几乎保持平行。两分钟后,它终于斜转过来,落在了波涛冲击不到的一片沙滩上。 大家连忙互相帮着从网眼中挣脱出来。气球减轻了重量,又被风吹起,如同受伤的鸟,恢复了元气,消失在空中。 吊篮中原有五个人加一只狗,可是随气球落在沙滩上的只有四个人了。 失踪的那一位想必是被刚才冲击气球的那股海浪给卷走的。看来,正因为此人的失踪,气球重量减轻,才又飘升起来,最后落到海滩上的。 这四位遇难而幸存的人脚刚一踏上陆地,便想起了那位失踪的伙伴,大家都在大声地喊叫:“他一定会游到岸边来的!我们快去救他!快去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