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到月球》

 籍 资 料                                                                                                                                                                                                                                                                                                                                                                                                                                   教育部新课标重点阅读书;独家赠送有声书,边读边听,不同体验;著名法文翻译家陈筱卿全新精译版

图书信息:

书 籍 封 面:

点击查看原图 书    名:从地球到月球

 作    者:【法】儒勒·凡尔纳    著

译    者:陈筱卿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第1次印刷

定    价:20.00元

规    格:16开

页    数:212页(160千字)    

 印  张:13.25

图书类别:科学幻想小说-法国-近代    

用    纸:70g 胶版纸

印    刷:平装

策    划:金哈达文化

出 版 社:外文出版社

 内 容 简 介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对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里的成员们来说,没有了战争,就像没有了生命一般,因为他们的大炮再也没有用武之地了。   忽然有一天,大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凯恩突发奇想,打算发射一枚炮弹到月球上去,希望与月球取得联系。这一想法真的像“炮弹”一样,没等发射到月球,先在地球上炸开了锅,不仅俱乐部的成员们纷纷响应,甚至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米歇尔·阿尔当的法国冒险家专门从法国赶来,他提出:要坐上炮弹一起飞到月球上去!这个想法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于是大家按照计划开始进行各项工作。两个月之后,一切准备就绪,阿尔当拉上了巴比·凯恩主席和尼科尔船长一起钻进了空心炮弹,在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之后,空心炮弹载着三人朝着月球飞了过去。   可是,他们最后能否到达月球呢?      作 者 简 介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1828—1905),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生于海港城市南特,自幼喜欢航海,曾擅自离家做水手,又被父亲找回。1848年到巴黎学习法律,毕业后不愿做法官,去剧院做秘书,写剧本。并开始热衷于各种科学的新发现,为写科幻小说做了准备。1863年,他的《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并获得成功。此后40余年间,他不懈创作,几乎每年都有一两部新作问世。代表作品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等,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陈筱卿,当代著名的法语翻译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专家组成员。翻译出版法国名家名著多部,已达八百多万字。包括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伊丝》,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纪德的《梵蒂冈地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等几十部作品。其中翻译凡尔纳的作品就达十余部,是迄今为止翻译凡尔纳作品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翻译家之一。

 编 辑 推 荐 “凡尔纳科幻巅峰名作”是我们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一套精美的、值得收藏的系列小说,也是法文翻译家陈筱卿教授“凡尔纳”译作的一次完美展示。本套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 作者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是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的法语作家。法国海军上将伯德雷、美国“潜艇之父”西蒙·莱克、俄国“宇航之父”齐奥尔斯基、深海探险家皮卡德、无线电的发明者马克尼等众多航海家、科学家都一致认为凡尔纳曾是启发过他们的人。

* 全新精译本,没有任何删减,其译文为法文直译,通俗易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作品的原汁原味。

* 国家教育部新课标重点阅读书,内容兼具知识性与文学性,内附精美插图,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外国名著。

* 首次为读者提供有声小说免费下载,全新的有声体验,精彩无限。

* 采用颜色偏黄、反光度较弱的护眼纸印刷,最大限度地保护青少年的视力。

* 国内一流封面设计师设计封面,经典、艺术,摆放在书架上极有档次,绝对是孩子书架上的重磅好书。

  媒 体 评 论    凡尔纳是我的领跑人。                    ——海军上将伯德雷

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指引人。                  ——“潜艇之父”西蒙·莱克

凡尔纳的小说启发了我,使我朝着一生的方向去幻想。                                  ——“宇航之父”齐奥尔斯基

现代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                                ——法兰西学院院士利奥泰

 

目录 第一章       枪炮俱乐部  /  001 第二章       巴比凯恩的报告  /  010 第三章       巴比凯恩报告的影响  /  018 第四章       剑桥天文台的回复  /  023 第五章       月球的传说  /  029 第六章       在美国不能不知道的东西和不再允许胡乱相信的东西  /  036 第七章       炮弹赞歌  /  042 第八章       大炮的历史  /  053 第九章       火药问题  /  060 第十章       两千五百万朋友与一个敌人  /  067 第十一章   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  /  075 第十二章   世界各地行动起来  /  082 第十三章   石  岗  /  089 第十四章       十字镐和镘刀  /  097 第十五章       铸炮欢庆  /  103 第十六章       哥伦比亚德炮  /  108 第十七章       一份电报  /  116 第十八章       亚特兰大号上的乘客  /  118 第十九章       大会  /  127 第二十章       攻击与反击  /  137 第二十一章    一个法国人是如何摆平一件事的  /  147 第二十二章    美国新公民  /  158 第二十三章    炮弹车厢  /  165 第二十四章    落基山上架起的望远镜  /  172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细节  /  179 第二十六章    发射  /  185 第二十七章    云层厚重  /  191 第二十八章    一颗新星  /  197

序言 译  序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法国19世纪的一位著名的科幻作家,作为科幻小说题材的创始人,他获得了世界各国读者的青睐和赞誉。      19世纪最后的25年,人们对科学幻想非常着迷,这与这一时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儒勒·凡尔纳便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写出了大量的科幻题材的传世之作。      凡尔纳出生在法国西南部城市南特的一个律师家庭,从小便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20岁时,北上巴黎求学,在当时巴黎那种科学精神的熏陶之下,博览群书,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他日后进行科幻小说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1863年,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一经出版,便立即引起轰动,广受读者的好评,他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作家。从此,凡尔纳一发不可收拾,专心从事科幻小说的创作。他创作的作品多达六七十部,收入到一套名为《奇异的旅行》的丛书中。由于科幻小说的畅销,凡尔纳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读者的科幻小说家之一。      儒勒·凡尔纳在其作品中,描写了一些志趣高尚的人们全身心地投身于科学研究之中,从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从不考虑自己的物质利益。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天才的发明家、能干的工程师和勇敢的航海家。他希望通过自己书中的主人公,体现出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体现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与资产阶级的投机钻营、贪赃枉法之人的不同之处。      本书讲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枪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凯恩提议向月球发射一枚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法国冒险家米歇尔获悉这一消息后建议造一枚空心炮弹,他准备乘这枚炮弹到月球去探险。巴比凯恩、米歇尔和尼科尔船长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某年的12月1日乘着这枚炮弹出发了。但是他们没有到达目的地,炮弹并没有在月球上着陆,却在离月球2800英里的地方无休无止地绕月运行,成为月球的一颗卫星。故事留下悬念,三位探险家的命运无人知晓。      大作家儒勒·凡尔纳“未卜先知”,尽管他活着的时候还没有任何一种航天器到过太空,但他描述巴比凯恩一行人在炮弹飞船中的种种见闻,竟和现代宇航员所真实经历的相差无几,这需要怎样聪明过人的头脑和丰富的想象力!本书不仅充满了超人的想象,而且语言幽默风趣,出版一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陈筱卿

   精彩文摘      第三章       巴比凯恩报告的影响     我们无法描述尊敬的枪炮俱乐部主席的最后一席话所产生的影响。呼喊声、叫嚷声、喝彩声,“噢”、“啊”声,以及美国英语中的各种象声词响成一片,声震屋瓦!会场上的混乱、喧闹难以形容!人们嘴里喊着,脚在跺着。即使这座“大炮博物馆”的所有武器一起开火也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声响。这倒也不足为奇,因为有些炮手的嗓门儿几乎同他们的大炮一样响。   在这片情绪亢奋的喧闹声中,巴比凯恩保持着冷静。他也许还想向他的同事们说点儿什么,因为他还在做着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他把声音清脆响亮的铃铛当当地摇个不停。但是,大家根本就听不见他那铃声。很快,他便被人从座位上拽起来,高高地抬起,忠实的同事们激动不已地将他从人群中传递开去。   美国人是不信邪的。人们常常说法语中不存在“不可能”这个词,他们想必是查错了字典。在美国,一切都很容易,一切都很简单,至于那些所谓的机械难题,没等它们出现便已胎死腹中了。在巴比凯恩的计划与实施之间,没有哪个真正的美国佬会感到存在着困难。他们一言既出,万难皆消。   巴比凯恩的英雄式的游行一直延续到深夜。那是一次真正的火炬游行。爱尔兰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苏格兰人,住在马里兰州的各个种族的所有居民都在用各自的母语叫喊着,激情昂扬地欢呼着,亢奋不已。   月亮好像明白了这一切与自己有关似的,它皎洁、平静地照耀着大地,让它周围的星辰黯然无光。美国佬们全都抬头望着那光亮闪闪的月亮。有的人在向它挥手致意,另一些人则用最温馨的名字呼唤它:一些人在用目光打量它,另一些人则挥动拳头威胁它。从晚八点到午夜,琼斯富尔街的一位光学仪器商靠卖望远镜大发其财。从望远镜看过去的月亮宛若一名贵妇。美国人俨然以贵妇的主人自居。似乎这位金发菲贝①早就属于这帮狂妄的征服者,已经是合众国版图的一部分了。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在讨论向它发射一枚炮弹而已,这种建立关系的方式未免粗暴了一些,即使是与一颗卫星来说也是如此,不过在各文明民族中,这可是司空见惯的。   午夜的钟声已经敲响,但激奋的情绪并未减退,各阶层的群众皆是如此。法官、科学家、批发商、零售商、搬运工;聪明人和稚嫩者,都感到触动了自己的心弦。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大事,因此,上城、下城、帕塔普斯科河码头上和船坞里停泊着的船只,全都被灌满了杜松子酒和威士忌的欢快兴奋的人群给挤得满满当当。无论是懒散地躺在酒吧的长沙发上喝着雪利酒的绅士们,还是在费尔波因的阴暗小酒馆里被低廉的烈酒灌得醉醺醺的水手们,全都在交谈着、讨论着、争论着、他们大吹大擂、掌声热烈、赞扬声不断。   到了凌晨两点钟光景,激动的人们平静了下来。巴比凯恩总算回到家里,他已精疲力竭,疲惫不堪,快要散架了。即使是一位大力士也经不住这样的狂热。人群渐渐地从广场和大街上散去。从俄亥俄州、萨斯奎汉纳河、费城和华盛顿通往巴尔的摩的四条铁路把这些各个种族的人送到美国各地之后,巴尔的摩城才较为安静了些。   如果以为在这个难忘的夜晚,只有巴尔的摩城在沸腾的话,那你就错了。合众国的其他一些城市,如纽约、波士顿、奥尔巴尼、华盛顿、里士满、克瑞桑城(新奥尔良的别名)、查尔斯顿、莫比尔,从得克萨斯州到马萨诸塞州,从密歇根州到佛罗里达州,各个城市都在欢腾。其实,枪炮俱乐部的三万名通讯会员早已大致了解了他们主席的报告精神,所以他们都在以同样的急切心情等待着那10月5日的演讲。因此,当天晚上,当主席发表讲话时,他的每句话语都立即以每秒二十四万八千四百一十七英里①的速度通过电报传到了合众国的各个州。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在这同一时刻,面积十倍于法国的美利坚合众国举国上下齐声发出了欢呼声,两千五百万颗心豪迈地跳动着,每个人的脉搏都在激烈地搏动着。   翌日,一千五百种报纸、期刊、半月刊或月刊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它们以政治优势或文明优势的观点,从物理学、气象学、经济学或伦理学等方面对之进行了分析研究。它们在探讨月球是否已经完善,是否不再会有任何变化;它是不是类似于大气层尚不存在时期的地球;它那从地球上看不到的另一面是什么样子。尽管只是想向月球发射一枚炮弹,但是大家都从中看到那是一系列试验的开始。大家都在期盼着有一天,美国能探测到这个神秘的星球最后的秘密,有些人甚至好像还很担心征服月球会不会明显地打破欧洲的平衡。   经过分析讨论,没有哪家报纸杂志对成功地征服月球心存疑虑。各种汇编、小册子、简报以及由科学家、文学家或宗教人士等团体出版的杂志,都在强调指出这一计划的闪光点。而波士顿的“自然史协会”、奥尔巴尼的“美国科学艺术协会”、纽约的“地理统计协会”、费城的“美国哲学协会”、华盛顿的“史密斯协会”则向枪炮俱乐部发出了上千封祝贺信,并表示愿意立即提供人力和资金的援助。   因此,可以说,从未见到过哪一个方案会得到这么多人欢迎。根本就没有人有所犹豫、怀疑或担忧。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向月球发射一枚炮弹的想法必然会遭到嘲讽,漫画纷至沓来,甚至被编进歌曲受到挖苦。而在这里,这一切都不可能,那样肯定会惹来众怒,受到口诛笔伐。在新大陆,有些事情是容不得嘲讽的。因此,因比·巴比凯恩从当日起,便成了美国最伟大的公民之一,有点儿像是科学界的华盛顿,而这一例证是众多例证之一,它将表明一国民众对某一个人会赋予多么崇高的敬意。   那次枪炮俱乐部著名的会议之后没几天,一家英国剧团的经理便宣布在巴尔的摩剧场演出《无事生非》①。但是,巴尔的摩的市民们发现此剧有影射巴比凯恩主席的方案之嫌,便闯入剧场,砸毁座椅,并逼迫倒霉的经理改换剧目。经理是个明白人,顺从了公众的意愿,用《皆大欢喜》②替换了前面那个不合时宜的剧目。一连数周,这位经理都获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