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A+育儿法 》部分连载(6)

陈鲁:《0~6岁A+育儿法 》简介

六、初步的感情和行为自调能力以及良好的注意力

六岁前,孩子会逐步发展出初步的感情自我调节能力。
婴儿天生就能感受和表达一些情绪,比如快乐、不快乐、恐惧、愤怒。长到两岁多,又在环境的影响下增加了一些感情,比如内疚、羞愧、自豪感。
人类天生有调节自己负面情绪的需求。一个小婴儿如果冷了、饿了,就用哭来表达不快的情绪。几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害怕的东西会把头转开,或往大人身边靠。一个一岁的孩子如果看到害怕的东西会赶忙爬走,两岁的孩子就能跑开。这都是在用身体动作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既而调节自己的情绪。孩子说话后就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莉莉会说的第一批词里就有“怕,怕”。当孩子说出了“怕”、“不”等词,大人及时反应,调整环境,孩子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随着孩子各种能力的增长,调节感情的工具越来越多,像更复杂的语言,涂鸦和绘画,幽默的言词和举动,等等。
但孩子并不是自然而然就掌握了这些工具。他们需要大人的正确指点和引导。等到六岁,得到大人正确引导的孩子已经具备很强的自我调节感情的能力了。没得到正确引导的孩子会常常控制不住突发情绪,影响学习和社交。严重的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汪洋大海而不能自拔,导致严重心理障碍。
能自我调节好自己情绪的孩子,行为的自控能力就强。一个害怕的孩子,如果想办法克服了恐惧心理,他就不会畏缩不前,或者哭哭啼啼。一个愤怒的孩子,如果自己通过正面的方式化解了怒气,就不会通过摔东西、打人、离家出走等负面行为来释放自己的情绪了。
但是,孩子的行为自控有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儿童从一岁开始就意识到别人会对自己有要求,这个要求有时和自己想干的事有冲突。他们首先要学的是为什么大人不让干这件事。即使明白了,因为大脑的不成熟,开始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但起码他们明白自己做的事情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大人继续解释,一贯性地要求,孩子的自控能力就会加强。
心理学家做过一种看似很简单的实验。把一个小孩子单独带到一个房间,在孩子面前放上几块诱人的糖果或巧克力饼干,或者一个好玩的玩具。然后对孩子说:“你等我一会儿,我要出去一下。我不在时,你别动这些饼干。等我回来了,你要是真没动,我会再多奖励你一块。”研究人员出去后,只剩孩子一人,秘密摄像机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孩子的自控能力以研究人员出房间至孩子忍不住拿饼干的时间长短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没有外在压力,孩子表现出的完全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尤其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能否自控的能力。
首先,孩子们呈现一个整体成长的趋势。孩子越大等的时间就越长:18 个月的孩子平均能等30 秒左右,24 个月的孩子平均能等70 秒左右,30 个月的孩子平均能等90 秒。也就是说,从一岁半到两岁半,这一年的成长,换来孩子在被诱惑的时候能多等一分钟。
但三四岁时孩子们也开始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为了“长远的利益”(比如最后多拿一块饼干)真的不碰饼干一下。有的孩子克制自己,等了一会儿,但还是忍不住去拿饼干。有的孩子研究人员刚一出门,就迫不及待地抓起饼干。
研究人员再长期跟踪这些孩子直到他们高中毕业。那些在三四岁自控能力强的孩子,各方面发展优秀,连入大学考试SAT 的分数都高。
这点实在不难理解。不管大人小孩,自控能力差,人际关系就差,就不能好好地专注学习、工作和生活。自控能力差的人,很容易放纵自己,缺乏纪律性。
这说明要求学龄前儿童“听话”很重要吗?其实不是。在这个研究中,那些等的时间长的孩子都是在没有大人在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被暗中观察)、失控了也不受惩罚的情况下自觉等候的,这是我们说的真正意义上的“自控”,和我们常见的小孩在大人面前,在有惩罚的情况下的“听话”是两码事。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华裔心理学家陈欣银教授针对中国儿童的研究发现,两岁多的孩子有两种“听话”,一种是家长耐心讲道理的,一种是家长高压恐吓的。虽然他没有跟踪研究这批儿童,但很多其他研究发现,第二种孩子长大很容易变成反抗型、不自控型的少年。因为他们从没有过真正自己在内心挣扎、一个声音压倒另一个声音的自控练习。就是说,真正的自控是发自内心的,乖乖型的孩子不见得内心有很好的自控。
如果是在了解了原因之后而不去做一件事,孩子生发出的自控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控”。如果大人的解释不够,只是用呵斥打骂威胁等惩罚手段,小孩子是会被一时唬住,好像听话了,但那只是表面上的。
注意力其实是一种思维和情绪自我调节行为。当一个孩子在专注地画画、玩耍,是一种正面的情绪在调动孩子的注意力并让它持久。当一个正在听妈妈讲故事的孩子听到门外一阵吵闹声,转过头看看,发现没什么事再转回头读书,他的注意力既要被正面的东西(故事)调动,又要有效抑制住吵闹声的干扰。
成年人的任何工作成就都离不开专注。注意力是外界的知识、信息通往头脑的大门。注意力也是孩子思考创造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注意力不集中让孩子时时处处丧失学习成长的机会。跟踪研究发现,五年级和八年级的孩子数学、语文、科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学前的注意力比别的孩子强。
在我的儿童中文班上,孩子到教室后第一件事是把作业交给老师,老师马上一对一地当面给孩子改作业,趁机把作业的内容重新过一遍。孩子们陆续到达,先过完作业的孩子就去自由活动,还在过作业的孩子就置身于一个越来越嘈杂的环境。有的孩子一点不受影响,集中注意力,根据老师的要求说或读中文单词和句子,不会了就认真想,不急不慌,全然忘记周围的一切。有的孩子总忍不住东张西望,老师要一遍遍把他的注意力拉回作业上,眼睛盯着作业但心不在上面,同样一份作业要比别的孩子多花很多时间才过完,被他消化理解的东西还不及别的孩子的一小部分。老师们一致观察到,注意力好的孩子成绩好,注意力差的孩子成绩差。
和行为自控一样,注意力的发展需要漫长的时间,因为它们需要一个成熟的大脑前叶。四岁孩子的大脑不会像十几岁孩子的大脑一样成熟。所以,要求四岁的孩子和十几岁的一样能自控,坐得住,根本不合理。当我们说某个四岁的孩子自控能力很强、注意力好时,我们是说他在那个年龄段的孩子里比较强。而家长要做的,是在四岁的孩子大脑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让他的大脑成为一个最成熟的四岁大脑。
如果把一个六岁的孩子比喻成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所有的这些能力都是发于同一树干又互相交错的枝丫。
一个对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感觉良好并充满安全感的孩子才会对所有的生命充满爱心和同情心。试想一个感觉不到自己被爱,又觉得周围环境叵测的孩子,怎能产生去关怀其他生命的能量?
一个会进行自我情绪调节的孩子才能有良好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试想一个孩子如果一遇到挫折情绪很久平静不下来,他如何去集中注意力?
一个有健康自主意识的孩子才会对世界有浓郁的好奇心。试想一个事事习惯听从安排和指示的孩子如何能保持对世界的新鲜感?世界从来就是被别人咀嚼后喂到他嘴里的,他没有机会形成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习惯。
一个有健康自主意识的孩子会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他一直有机会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已经习惯这种行为,尝到过解决问题的喜悦。
一个有良好行为自控能力的孩子才能有一个建康的自主意识。健康的自主意识来自孩子清楚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平衡。
一个有良好的口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孩子最容易理解别人的心理和意图,发展同情心。因为他更会倾听理解别人的种种思维和心情表达。
一个有良好的口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孩子最容易自我调节情绪,因而也会有较强的自控能力。
好奇心能得到满足的孩子最容易有良好的注意力。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一只小猫,站住不动远眺一只小鸟,专心听老师解释一个问题,都需要良好的注意力,反过来又都能锻炼注意力。一个孩子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有好奇心。
如果树干从树根汲取了充足的养分,所有这些枝丫都是健壮的。同一种养分能让所有的枝丫健壮成长。也就是说,六岁孩子要具备的这些心理素质运作起来不是孤立的,培养起来更不是孤立的。营养主要来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只要为孩子创造三个条件,这些能力就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