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读着《小溪流》长大的
前些日子大学同学聚会,问起现在的工作状况,得知我转到《小溪流》做事,她们一同惊呼:“《小溪流》啊?真的是《小溪流》啊?就是那个我们从小就看的《小溪流》?”我一时“震惊”–原来《小溪流》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来说,居然有这么大。再后来,得知现在的《小溪流》与她们当初看的已经有很大不同,这些已经为人母、或即将为人母的80后们,纷纷让我提供适合她们孩子年龄段的版本试读,说合适的话会继续订阅给孩子看。
“我是读着《小溪流》长大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也一样。”X说时,满脸的激动。
其实一转眼,我们这些曾经年少如花的少女们,也都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对于80年代成长的我们来说,没有太复杂的经历,没有经历父母辈的坎坷,没有90后的喧嚣与繁杂,我们的80年代真的像旧PP一样,单纯美好到只有那种干净纯粹的色调。我们读很纯粹的童话、故事、连环画、漫画,甚至自觉选择很好的名著。我们喜欢那个年代的味道,只要打开一本旧书,那种日子的记忆就扑面而来。
那个年代可选择的杂志、报纸、书籍种类相对少很多,但本本都是经典。那个年代做出版做刊物的人都分外的崇高敬业,少了而今的商业气息。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没有信息爆炸,我们联系外界的渠道更多依赖每个月真心静候的那几本刊物。对于刊物,我们没有选择太多,大都是学校老师帮我们甄别、抉择,还有父母会在单位里帮我们订阅。每个月拿到那几本刊物,会真心静默下来,蜷在自己的房间里,或者呆在自己的课桌旁,很虔诚地一篇一篇一字一句地“吮吸”完。
那个年代的《小溪流》,就是这样的一本刊物,是真心被我们“吮吸”的。那个年代我们还会自己掏钱去买《童话大王》,然后比较两者的差别。我们追着皮皮鲁与鲁西西,我们同样也追着那些现在早被我们忘了名字的小主人公。过了很多很多年,我才明白,为何两者同样在我们的成长中密不可分,又径渭分明:原来,后者是属于王中王的手笔,而前者是真正属于我们孩童的平台,它渗透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困惑也好,顽皮也罢,天真无邪到有点小小的“呆傻”,那些小故事小人物,那些小话语小手笔甚至只是我们的小涂鸦,《小溪流》都默默地汇集起来了。我们的小天真小平凡都在这个平台上独特的闪光–这也是为何现在我作为它的读者兼编辑,依然心怀感激的原因,也为何我会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篇来稿和每一个小作者,因为这些小小的萌芽,这些小小的溪流,都需要一个看似平凡的平台给予他们不平凡的闪光。这很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一湾小小的溪流,在他们初识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需要一份正面的肯定来积极引导,引导他们流向更广阔的天地。心怀梦想与骄傲地成长,在平凡中认识自己的不平凡,在花花绿绿的世界中找到心底的一份纯净,初识文字的魔力……这些,对他们来说都很重要。我相信,在很多很多年后,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又会升起“小溪流情怀”,会记起自己曾经是怎样地从一湾小小的溪流成长为而今的江河湖泊,如何不息奔腾入海的。我不敢奢想又一个三十年过后,当初的孩子们是如何地忆起这些默默奔涌的日子的,他们又会以什么样的姿态欣赏自己孩子的奔涌?如果依然是这样的一句:“我是读着《小溪流》长大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也一样。”那么,我会如何地知足,如何地骄傲,如何地暗流涌动!
是的,没错,我们都是读着《小溪流》长大的。
共鸣,我也是看着《小溪流》长大的。
我很自豪,我也是读着《小溪流》长大的。她曾经是我们的梦,现在又是我们孩子们的梦,她慢慢地流入每代人的心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愿她以后越来越好!
小溪流小时候看过,记得我有同学还发表过文章,那时看他挺神气。
偶记得有一期上刊登了一篇兔子家的故事,题目忘记了。那篇童话好感人,结果偶看的时候哭了,把书页都打湿了。现在看《小溪流》,感觉故事没有以前那么感人了哦。要加油哦!
我小时候也是读着小溪流的,还怀念那个时候的好多故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天马了,还有那个会突然到站的公共汽车,原来现在还有小溪流呀,我以为她已经消失了呢,心中还难过一阵,要不怎么现在看不到小溪流呢!